重庆要从旅游第一大城市走向第一强,关键性项目在建成谈及重庆,脑海第一时间冒出的词汇是“火锅、桥、美女、山城”,很多人说重庆是“魔幻之都”。这里有太多的不可思议,密集的高架桥、穿楼过桥的轻轨,总之,不走寻常路的重庆,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游客的目光。不过这些还远远不能说明重庆是旅游的第一大城市。要想知道重庆为何是旅游第一大城市,得先看年国庆时的一组数据。
国庆期间,重庆共接待游客.63万人次,位居所有城市第一,第二名的武汉才接待万人次,与重庆相差一千多万!而且,据年的统计数据,重庆的常驻人口才万。这就意味着,年国庆来渝的游客超过了年重庆的常驻人口。国庆期间的重庆大街,有一半的人是游客。这样的数据足以说明重庆是旅游第一大城市。
但是,重庆却不是旅游第一强城市,有人纳闷,为什么,第一强和第一大有区别吗?原因也在年国庆旅游的数据里。据国家旅游局统计,国庆长假期间,重庆旅游收入是.07亿元,也就是说,来重庆旅游的人,平均消费只有元!而在重庆旁边,成都的旅游人数是.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却是.75亿元,也就是说,来成都旅游的人,平均消费是元!
从两种数据对比来看,来重庆旅游的人是去成都旅游的两倍以上,但游客平均消费却只有成都的四分之一不到。重庆只是旅游第一大城市,称不上是旅游第一强城市。做强的根本在于形成文旅集群要想知道重庆的文旅业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为何会有这样的差异化,盘点重庆的各个著名景点就会得到结论。对外地人来说,来重庆主城旅游不得不去几个地方,磁器口、解放碑、洪崖洞、渣滓洞、白公馆、长江索道。
这些都是只需一日、半日,乃至一个晚上就能游览遍的景点,游客不必过夜,景点周围也没有比较高档的住宿。景点留不住人,消费自然上不去。而且这些重庆著名景点基本属于观赏性景点,业态形式单一,互动性不强。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把重庆的文旅产业从第一大做到第一强,就要有城市的文旅产业集群。值得庆幸的是,重庆在年就与万达签署协议建设文旅城,一旦建成开业,将成为重庆文旅产业新标杆,
形成产业集群,或将引领重庆文旅产业做强。万达文旅城在文旅业的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西双版纳的万达城,开业当天客流量达到20万人次,春节期间达到80万人次,可预见万达文旅城在重庆落地,也会有非常亮眼的表现!上周周五,在万达文旅城自持物业启动发布会上,重庆万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工程建设组组长吴彦俊在致辞中谈到,重庆万达文化旅游城预计年开业,建成后预计年接待量余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