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轨道交通总是被人接骂。好像全身都是。近日,有关部门发出通知:12月24日、25日和31日,即圣诞节和跨大学期间,将在规定时间内实施交通管制。有网友发现,其他大多数城市都延长了运营时间,他们对重庆的“拒站”行为相当不满。但在市民安全问题上,游平认为“出站”有利有弊,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找到合适的方案,让市民上街感受节日气氛而不必担心,而不是不能在深夜回家。
虽然“车站拒绝”对我有影响,但我并没有太大的怨恨,因为我更喜欢住在家里,但轨道交通引起了我的不满。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一条小路,从家到地铁站不到10分钟,这是小市站的5A出入口,旁边就是每天人满为患的长江索道。
早上8点半,是上班高峰期,入口两边的楼梯都被外埠的人占了。像我这样想进站的人,要么站在路边等人流散去,要么在人群中“杀掉”一条通道,以防被撞倒。
但由于上班迟到的问题,我经常选择后者。有时当人们上来看到有人下来时,他们会斜靠在一边,做一个大约肩宽的通道让一个人通过。这时,我觉得“谢天谢地”就跑了。如果下雨天,那将是一场灾难。入口是露天的,没有庇护所。只有当你走到楼梯的底部,你才能不淋湿。
楼梯都是从车站出来的人,没办法下去。所以我经常看到一群人拿着雨伞站在边上。没有人下去,因为没有地方可去。在这个时候,我是一个勇敢的冒险家。我把伞举到最高的高度,终于进来了,避开了卸货站的一排雨伞。当你下来的时候,这不算数。
右边的电梯是向上的,所以你必须与从车站出来的人流“交叉”。当你走左边的楼梯时,你不小心撞到了人,很快停下来,然后“松开刹车”,这违反了人们每天“走右边”的习惯。往前走,你会发现你又站在人流中了,因为前面有一个角落,大部分出站的人都会选择靠墙走,而且楼下也在右边,所以进站的人经常会和出站的人碰撞。
在这两个“十字路口”之后,旅程就相对平稳了。高峰时间晚上也是这样。人们从左边的楼梯下来,我坐左边的电梯。我要上右边的楼梯,他们要下右边的楼梯。这个出入口有很多进出车站的障碍物。
这是我遇到的重庆最糟糕的地铁出入口。此外,靠近长江索道和几个居民区,游客只能把行李搬下台阶,一些老人拉小拖车进进出出非常不方便。我不知道是谁想出了这种违背常识的设计。没人反映吗?我不知道有关部门什么时候能改进。你遇到过这样不科学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