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白癜风品牌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雄奇壮观的“绝塞名山”
~~北岳恒山游记
作者:周元吉(新西兰)原创
图:周元吉拍摄
五岳中我唯独没有到过恒山,向往久矣。今年8月的山西行,有幸一睹雄奇壮观的北岳风光,给我留下十分美好的印象。
周元吉先生▲
从山西大同到北岳恒山没有直达的旅游大巴,是朋友老马亲自驾车陪我去的浑源,上午游览恒山及悬空寺,下午去了应县,参观著名的木塔。
从大同前往北岳的途中,只见恒山山脉群山连绵、巍峨磅礴。恒山的山势构造为典型的版画式断层山,一层绝壁,一层绿带,在阳光金辉之下,景色格外壮丽。
老马介绍说,恒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四千多年前,舜帝就封恒山为北岳;秦时恒山为“天下第二山”;之后,汉武帝、唐太宗、唐玄宗、宋真宗封北岳为王为帝,明太祖又尊北岳为神。这里还是道教的发祥地,历代都有道教先祖在恒山修行的传说,三茅真君、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张三丰等均在此留下了美丽故事。
老马如数家珍的告诉我,北岳恒山具有独特的军事地理位置,西衔雁门,东跨幽燕,南屏三晋,北瞰朔漠,内长城蜿蜒其上,烽火台星罗棋布,自古即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曾有十三位皇帝亲自带兵在这一带打过仗,许多著名的军事将领,如蒙恬、李牧、卫青、霍去病、薛仁贵、杨家将、徐达、常遇春等,都曾在恒山脚下纵横驰骋,战国名士张仪“恒山之险,必折天下脊,得恒山者得天下”的千古定论,早已被历代先哲推崇备至。我津津有味地听着老马的介绍,两眼却贪婪地望着窗外的秀丽景色。时下,正值盛夏,放眼车外,山峦叠嶂,松涛阵阵,甚为壮观。此时,我的心情无比愉悦。
我们的车在穿过一座名为“北岳恒山”的大牌楼后,就到了景区停车场。恒山有两个停车场,一个在山脚下(买票,乘缆车),一个在半山腰,到了二道停车场就可以直接登山。北岳景区主要由天峰岭、翠屏山两峰组成,一般所说的登恒山是指这里的天峰岭。有三种方式可以上山:一是乘坐缆车,直接上到魁星阁,距峰顶还有几百米;二是乘坐景区摆渡车到半山腰的真武庙,然后徒步上山,可以看到不少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三是全程徒步,完全看个人意愿。
我选择乘坐缆车上山。从恒山岳门湾(索道上行点)到魁星阁,缆车路程还是蛮高蛮远的,需乘15分钟左右。从缆车里往外看,可以清晰看到恒山水库,像块翠玉般的静静横卧在北岳恒山的脚下,四周群山环绕、云蒸霞蔚,好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画卷!
一下缆车就是魁星阁,这是一处观景平台。由于乘坐缆车的人很多,魁星阁观景平台显得有些拥挤。我沿着观光线路行走,一路上只见群山苍松翠柏郁郁葱葱,绝壁断崖之间道观楼阁若隐若现,如诗如画。行到九天宫道观,这里游览线路分为两条,一条是一路向上,直到山顶。一条往下,平缓下山。
北岳恒山,名不虚传。天峰岭峰顶米。登顶线路上有一段几十米高的石梯,坡度很陡,足有50度,而且非常狭窄,只够一人通过。说来可笑,我是靠四肢着地爬上去的。
建在主峰上的北岳大庙,气势恢宏,古碑题刻,比比皆是。据说北岳大庙是五岳中岳庙建于主峰之上的孤例。恒宗殿属于整个恒山庙群区域的灵魂景点,北岳大帝就供奉在这里,大殿的神座上方还雕刻有康熙御笔的“化垂悠久”四字。
下山时,我沿着步道到达果老岭。在接近九十度的直弯中,亲身体验恒山有名的虎风口,身临其境,感受风声与树声交织在一起的震撼。我还在山腰陡峭的崖壁上看见镌刻著“恒宗”两个大字,字体工整、刚劲有力。导游说,这两个字每个字的高度有13米,旁边的山湾也因此被称为“大字湾”。
古人说,“泰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恒山如行,衡山如飞。”一个“行”字点出了恒山神形皆备的地貌特征,静态的山呈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恒山作为中国五岳之一,海拔虽然不是最高,山势也不是最险,但是其所包含的人文历史、文化底蕴则是一般的高山峻岭所不能比的。我想,游北岳,赏美景,最神圣之处还在于品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下了天峰岭,我又来到恒山第二主峰翠屏峰。悬空寺景区与恒山景区之间距离大约10公里,天下奇观悬空寺就坐落在翠屏峰的半崖峭壁之间。因为分归2个景区管理,所以进入悬空寺需要单独购票。
早就听说山西有座悬于空中、附于绝壁的寺庙。中国的寺庙数量众多,可悬于空中的寺庙却不多见,好奇心驱使着我前去探个究竟。
进入景区,只见金龙峡翠屏峰的一处陡峭山崖上。三层楼阁的寺庙依山势自南向北渐次抬高,殿阁高低错落有致,相互间有栈道飞架相连,犹如一座正常寺庙的微型景观凌空架起,气势恢宏巧夺天工,景色美不胜收。
悬空寺所在的金龙峡,上连水库,峡谷幽深,两岸峭壁险峻。金龙峡的库水正湍急地穿过山洞汇为山涧。离悬空寺不远处可以见到北魏时期留下的古栈道在悬崖中腰盘绕,让人叹为观止。
我心心念念想攀登悬空寺,急切地穿过古栈道遗址,顺着山谷弯曲的石板路来到悬崖下,在绝壁之下见刻有“壮观”二字,据说这是唐朝李白游览悬空寺后留下的题字。我继续沿着石阶而上,很快便来到了千年古寺的跟前。抬头仰望,木质结构的悬空寺透着古色古香,几十根并不粗大的木柱从建筑的外沿将古寺托起,一层层叠加的楼阁上四角飞檐,让古寺有凌空欲飞的感觉。
我跟随观瞻的人群登上悬空寺,楼阁之间有栈道相通,由于空间狭窄,上和下都只能单人沿着通道攀登前行,栏杆外便是80多米高的悬崖,木制的楼阁在众人的脚下不时发出“吱吱”的声响,说实话,在悬空寺中穿行还真让人有些心惊胆颤。
悬空寺始建于北魏,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是一座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悬空寺里,目前保存完好的有三尊石佛,都是北魏时期雕刻的,非常珍贵。导游介绍说,古代的工匠们非常智慧,那时侯,在缺少仪器测量、缺少技术手段、缺少大型装备的情况下,为了在绝壁之上建造庙宇、楼阁和栈道,他们巧妙地在崖壁上凿洞,插入横梁。为防止横梁松动,将打入石洞一端横梁嵌入锲子,使其与洞内的岩石固定,原理类似现代的“膨张螺丝”。横梁打入石洞中的部分长,而露在外面的部分短,而巨大的寺庙楼阁重达数十吨,由于几十根横梁和石洞的托举将重量分散释放到了崖壁之上,这使立柱的承受力变得很小了。支撑整个寺庙重量的横梁经历千百年风雨而不被侵蚀虫蛀还有一个重要秘诀是,所有的横梁、立柱和楼阁的主要支撑梁是铁杉木,并且均经过桐油浸泡,做了防腐处理。怪不得,千百年来,巧夺天工的悬空寺,历经数次大地震,却安然如初。
在景区返回途中,经过一处凉亭,亭中有徐霞客题字的“天下巨观”石碑。站在石碑前,我若有所思。无论是李白的题字“壮观”还是徐霞客的题字“天下巨观”,足可看出他们对悬空寺的无与仑比的赞美。我想,旅行不仅仅是看风景,更多的是要有所收获、有所感悟。今天悬空寺之行,不单是看到千年古寺的奇巧瑰丽、鬼斧神工,更看到它的魅力所存和历史价值所在。我十分感叹世上竟有如此惊艳、奇险、巧妙的“琼台楼阁”,更惊叹古代匠人们绝超的建筑技艺和非凡智慧。
#寻找热爱表达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