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傍晚吃饭的时候看到安东尼发的微博,突然发现曾经很喜欢的这个小作家已经离我很遥远了。
想了想好像是因为自己一直都不会认真刷微博。
最多就是因为工作关系看一看热搜榜有哪些话题可以给我灵感。
但偶尔还是会看看他有没有出新书。
安东尼还是像当年那样,写字不爱打标点。
絮絮叨叨地写一些日常,别人看得懂看不懂的,他都活在自己的那个星球里面,跟一只兔子讲话。
在他的影响下,一直到今天我聊天发消息都还是不太习惯打标点符号。
好在我没有把这种习惯延续到写文里面,因为我一直记得他有本书的序言里那个表示被他这个毛病逼疯的编辑。
如果我写文章也不打标点符号再加上那些不知所云的喃喃自语那我觉得我的粉丝很快都会掉光光
嘻嘻
所以我还是要老老实实打标点符号。
但其实在某些地方我还是会偷偷地不打出来。
因为我觉得好像没有一种标点,能够描述出我想表达的那种短暂的沉默。
02
春夏很浪漫。
最近一直在想这件事,尽管春天也会有难熬的时候。
但还是觉得,天冷的时候人也更加容易难过。
还不如暖和的天气,起码有漂亮的衣服可以让我对生活多一些期待。
喜欢春夏的地方有很多。
走路时候风带起裙子轻薄的布料拂过小腿。
光脚踩在还有太阳余温的木地板上。
傍晚所有花草被太阳晒过一整天的香味全都混进风里。
阿信曾经写道:你是一种感觉,写在夏夜晚风里面。
夏夜晚风到底有多浪漫和让人心动,我形容不来。
你是一种感觉,写在夏夜晚风里面。
这是我当下能想到的,最最美好的形容。
好像睁开眼看到阳光的瞬间,所有的疲惫忧伤都没有了存在的理由。
这么好的天气,我也应该阳光一点。
这样的想法。
太阳一定是解药吧。
03
对《小王子》有一种特别的情感。
我买过好多不同版本的《小王子》,每本都仔仔细细看过很多遍,每个细节和对话,甚至是中英文对照都记得很清楚。
有一阵子每天都会戴上耳机听英文版的小王子。
你知道---当你感到悲伤的时候,就会喜欢看落日。
在小王子的小小星球,每挪动一下椅子就可以看一次日落。
是会越来越悲伤,还是会慢慢好起来呢?
不知道小王子有没有回到他的星球,不知道玫瑰还会不会对他吹嘘自己新长出来的花瓣。
也许都不会了,长大的人总是要远行吧。
04
最近有时候就像魔怔了一样,发着呆地脑子里就会突然出现一句:
春天到了我们去放风筝吧。
像电影下面敲出来的字幕。
我们-去-放-风筝-吧。
然后我就会想到更加魔鬼的一句话:
派大星我们去抓水母吧!
(好的!)
05
每天吃完饭之后,脚步都会在“去看电影”和“回家做事”之间来回徘徊。
有那么几天我都站在喷泉旁边发了会呆,直到我意识到路过的人会看我两眼。
然后我会假装在玩手机,再慢慢踱着步走开。
电影延长三倍生命。
总觉得坐在漆黑影厅里的那几个小时,是一天二十四小时以外的平行时空。
莫名地想到《地球最后的夜晚》里罗紘武坐进影厅的场景。
长镜头就这么一直越拉越远,短暂逃离一切,坐着高高的索道往下滑。
房屋开始旋转。
06
从小我妈就形容我像一个收破烂的。
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都要把它留下来,占地方而且还不知道有什么用途。
但每次隔上很长一阵子收拾房间和抽屉,都会有很多不同的感受。
像是个十分念旧的人,以前的很多东西都一直留着在,比回忆还要久。
随手打开的易拉罐环、不知道从哪里掉下来的塑料碎钻、各种各样的糖纸、各种乱七八糟的瓶瓶罐罐......
之前在看以前写的东西,虽然真的很蠢,但是也有一些现在已经无法抒发的感受。
我想这可能是“纪念”的意义。
因为当下无法再来,所以需要一些“记录”,来提醒日后的自己,我曾经是什么样的人。
07
黄昏是一个很特别的时间,我总是在这个时间段变得特别潮湿。
那感觉就像刚淋了一场细细密密的雨,衣服湿乎乎地黏在身上然后转眼又出了一点点太阳。
又温暖又湿润。
模模糊糊的。
“黄昏是我一天中视力最差的时候,一眼望去满街都是美女,高楼和街道也变幻了通常的形状,像在电影里。”
黄昏时候我总是昏昏沉沉地看不清东西,那种粘稠的空气和氛围让我止不住的昏昏欲睡。
一年中最有感觉的是夏天的黄昏,秋冬的黄昏太过阴冷,只有春夏的黄昏才会让人有一种朦胧的幸福感。
有一次收拾抽屉,翻到高中时候写在草稿纸上的小故事:
好幼稚哦!
换了现在来看当时的一些想法,我会想:他们在一起之后呢?
那可不是故事的happyending,一切都还没结束,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大人真无趣。
08
最近是处在论文+工作+实习材料+......的交汇期。
每次别人问我学计算机后不后悔的时候,我都在想,不后悔,自己做的决定一点都不后悔。
一到了要自己写作业、做项目的时候,就还真的挺后悔的。
做毕业设计的时候,后悔,现在就是非常后悔
少受点专业课的折磨,说不定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