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第一块马拉松奖牌,整整比我早了26年。昨晚,深夜出差归来,只为今天的亲子马拉松。对于跑亲子马拉松,孩子央求过多次,但我一直觉得他跑量不够,没有答应。这一回,是第一次。对于孩子的请求,别轻易答应。但一旦答应,就不能食言。这是做父母的基本素养。深夜,打开参赛包,取出战袍,安装号码牌。先是孩子的,号码是,一个顺子。战袍上写着“奔跑吧,少年”,配之以很萌的图案。我在想,我的战袍,大概写得会是“奔跑吧,大叔”吧。万幸!是“奔跑吧,少年”。太感谢了,太照顾我这个老年人的情绪了。明天,我将穿着这个超萌的战袍,驰骋在南滨路,和孩子一起,共庆六一。对他们而言,童年行将结束。每一次六一,都比金子金贵。为此,全家都在做准备。5月30日,清晨五点,妻子开始做饭,六点我们起来,饭菜已经上桌。六点半出门,目标南滨路。这是一月之后,我再次站在南滨路。想起上一次跑掉一个脚指甲,不禁心有余悸。但伤疤是勇士的标签。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奔跑的脚步。南滨路上,彩旗招展,“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重庆分会场的标牌屹立路边。看得出,活动的主角是孩子,而父母只是陪跑。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肯为孩子做这些,是投资未来,是致敬健康。野蛮身体,文明思想,将是更多人的共识和呼唤。置身赛场,整个人都是亢奋的,你很容易被氛围感染。一个人可以跑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跑得很快乐。这就是马拉松比赛的意义。对于职场中的父母而言,多是不称职的。我也一样。兼顾家庭与工作、身体,往往是一件奢侈的事。因此,站在起跑线上的我们,表面上波澜不惊,内心里早已经惊涛骇浪。8点,唱完国歌,准时开跑。大大小小的人冲上宽阔的南滨路,就像是刚打开了闸门的兔子窝。那场面相当喜剧。这是成年人马拉松赛道绝对看不到的有趣的风景。它只属于此刻的人们,少数的幸运儿。亲子马拉松全程4.2公里,正好是全程马拉松的十分之一。对于孩子而言,这个距离并不短。因为没有年龄限制,参赛的孩子从几个月的宝宝到十几岁不等。有的坐着婴儿车,有的踩着滑板车。一千多个家庭,就这样,浩浩荡荡地出发了。第一公里的终点是长江索道。“看,缆车!”“看,轻轨!”一路上,不是传来孩子兴奋的声音。这一路的奔跑,是和江中的轮船,江上的轻轨,空中的缆车同行的。每一步,风景不同,你不会觉得重复和寂寞。看惯了山水之城的立体,再看平面的城市,就了无意思。就如同就吃惯了麻辣味道,其他的味觉都被覆盖了。重庆,就是这样一个可以颠覆你的认知的地方。第二公里的终点,是龙门浩、米市街,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感觉一路的风景还没有看够,就迎来了折返。故宫南迁纪念馆、慈云寺、千佛寺、《挺进报》旧址、长嘉汇、法国水师兵营、弹子石老街、大佛寺,等等,都还在前头呢。这次,无缘一睹了。这是个清凉的早晨,最适宜跑步。天公作美,心花怒放。沿着长江边奔跑,心情大好,无比舒适。微微的光穿透云层,打在对岸渝中半岛的摩天大楼上,熠熠生辉,仿佛在为这次比赛加油助威。美丽的长江索道,如同一个移动的UFO,穿梭在长江两岸的梦幻之中。终点,很快就到了。孩子开始冲刺,比我率先冲过了终点。他说,“哎呀,太容易了。”其实,是一路走一路跑,时断时续。对于一个零基础的孩子而言,在三十分钟内完成全程,比我预计的好很多。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支潜力股。犹记得,一公里多,就有人折返,这一次,是几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大人们被他们远远的甩在身后。很容易想到,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所有的人,都向他们发出热情的加油声。每一个运动的孩子,身体不会差,大概率不会出现心理疾病,更不会沉迷手机和游戏之中。与之相反,不爱运动的人,问题总是层出不穷。毫无疑问,运动与读书,是最好的互补。领完完赛包,终于拿到心心念念的奖牌。我的是一个儿童吹泡泡,孩子的是一个儿童玩青蛙,有的是儿童吃棒棒糖。原来,每一个人的奖牌都不一样,这是当初意想不到的。拿着金灿灿的奖牌,心满意足的踏上返程。一路上,孩子不停的问我,“老爸,下一次马拉松是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