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古路村。李伊凡摄
文/陈果
上
几百年来攀悬崖、走天梯的雅安市汉源县永利彝族乡古路村,自打骡马道建成,游客明显是多了起来,遇上大假,用于接待的几张床根本就不够住。每当这时,申绍华会把家里安排不下的游客引流别处,心里想着,肉烂烂在锅里头,我有你有大家有。个别游客却不愿意去别的人家,说一起来的就要住在一起,又说他们家的服务比别家周到热情。说这些的游客里又有说他应该胆子大点步子大点把档次搞得再高点的,加上乡信用社不止一次找上门来,说要是扩建客栈,先贷十万给你,不够另说。一来二去申绍华就动了心,不光造了计划,还把建房所需的砖也买了回来。买回来他又有些犹豫了。对于古路,游客是不是只有三分钟热情要打问号——到处都是花花世界,古路穷乡僻壤,到底有多少人会生起到此一游的冲动,继而把冲动变成行动,他并不那么自信。更让他信心不足的是在外打工的两个儿子,几次让他们回来,两个狗东西答应得快,忘得也快。要是客栈扩大接待量增加,还是老两口一唱一和,那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精准扶贫”助力,*府出资两千多万为古路村架起索道,申绍华心里动了一下:天公不作美的情形下,游客数量不降反增,说明游客对古路的兴趣不仅没有“退烧”,而且还在升温。
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不止一次,申绍华把毛主席语录背给两个儿子听。两个小子说:这话听着顺耳,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按你的意思做,用你的思路设计我们的人生。毛主席没有要求八九点钟的太阳必须跟在妈老汉儿屁股后边转,老汉儿啊,你不要当我们是三岁娃儿。
话说多了就没意思了,没意思的话何必多说。申绍华想通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不用你管一辈子,你也管不了谁一辈子。他想朝东你叫他朝西,就算他人在屋檐下勉强低了头,等哪天屋垮檐塌,他想怎样,还得怎样。
他走他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申绍华这么想时,儿子的态度却变了,比川剧变脸还快。
与索道开通同步,沥青路延伸到村里,现在,四个轮子是风风火火转起来了。修路那阵,穿梭在工地上的四辆大力摩托,有一辆是申绍华的小儿子申伟在开。申伟是年生人,读完初中就闯世界去了,山西内蒙古都去过,主要搞建筑。儿行千里母担忧,年11月,村道开建,母亲甘绍芝好容易有了借口,打电话让他回来,说离工地最近的就是我们家,哪里都是挣钱,何必舍近求远。一开始申伟根本听不进去,说回来还是修地球,人在外面,见的天都要比古路大。甘绍芝说等你回来,大头我出,买个三轮拉土方,吃的好歹也算是技术饭。申伟说锄把长一截路,修完我又拉什么?甘绍芝说儿子口口声声在外面见了多大片天,结果还是个近视眼。不是么?路是修给车子跑的,车轮子停不下来,你就有的是事干。
申伟还真回来了。不光他回来了,身后还带着个“拖斗”。“拖斗”是他的女朋友李娟。两个人是在山下打工时认识的,不长的交往史说起来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