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球菌感染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他们是真菌侦探,任务就是找出危害人类
TUhjnbcbe - 2023/5/27 21:08:00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40108/4323349.html

嗖!嗖!嗖!……

每天,一个个传输筒,像一发发“炮弹”,医院新门诊病房楼各个病区出发,经专有管道一路飞驰,5分钟内抵达终点——检验科真菌实验室。

传输筒中,装着一份份真菌标本。完成检验后,检验结果又乘坐着“炮弹”,返回临床医生手中。

这一发发“炮弹”,发来一道道命令,一场场与真菌的“战斗”,随即开始。

显微镜放大倍,就能看到一个奇妙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真菌自由自在地绽放着姿态:有的像纺锤,有的像镰刀,有的像鹿角,有的像豆荚……

医院检验科的医生眼中,真菌很美,“染色之后,就像一幅浑然天成的泼墨画。”检验科微生物组组长王瑶看着显微镜下的世界,有些陶醉。

美丽的背后,往往危机四伏。

“它们种类丰富,习性迥异,而且善于伪装,藏匿很深……”王瑶和真菌打了十多年交道,她熟悉真菌的美丽,更了解真菌的危险,“有些真菌,对于人体来说,就是美丽的恶魔。”

耐心搜捕

“嗖……”

一份标本,被送至真菌实验室。标本来自呼吸科收治的一位肺炎患者。

患者叫大民,是位务农的农民,今年38岁。

原本健康的大民,几个月前突然感觉到乏力、盗汗,体重随之明显下降,短短三个月之内,体重竟降了14公斤。

大民开始以为没休息好,但很快他就开始发烧,持续不退。

医院拍了胸部CT,医生看到CT片,大吃一惊。本来应该是纹理清晰的双肺,竟然遍布孔洞,一眼看去,白点斑驳,就像散落在黑纸上的一个个蜂窝,远看就像晒干的丝瓜络。大民不知道这些白点意味着什么,医生清楚,这些斑驳之处其实都是肺泡被真菌吞噬后形成的空洞。“必须要遏制这种趋势。”医生综合影像片和大民的症状,做出诊断,大民患“间质性肺炎”。

医院,诊断集中在“间质性肺炎”或“干燥综合征”,治疗手段大体类似——上抗生素!能用的都用上,有针对细菌的,有针对真菌的,还用上了激素……全方位“大轰炸”后,大民的病情一度好转,体温明显改善,但激素一停,病情就反复。

不堪病痛折磨,大医院。

医院呼吸科里的肺炎患者,病情都属疑难,而大民是最离奇的一个。医生高度怀疑是真菌感染,医院做过真菌检测,结果显示:没有致病真菌。

思虑再三,医生还是决定再给大民做一次真菌检测。取自大民肺部组织以及淋巴结的真菌标本,被送到了真菌实验室。

收到标本后的第一件事,是培养真菌。“就像‘养孩子’似的。”王瑶说,不同的真菌要住在不同的培养箱里面。35℃的培养箱主要用来培养人体内采集的真菌,“培养箱里的温度与人体内温度近似。”28℃的培养箱相当于常温培养,适合于培养体表的真菌。真菌实验室里还有四个“酒柜”,里面装着一瓶又一瓶“红酒”,这是培养采集自血液中的真菌。

搜捕真菌,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耐心。有水平的检验人员,就像老练的侦探,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长得快的真菌两三天就长成一个菌落,长得慢的,有的得等待两个月。”王瑶说。

大民的真菌标本被分成两部分,分别培养:一部分标本送到了35℃培养箱;另一部分标本接种在另一个培养皿中,放在28℃培养箱中。为何要分在两处培养?因为,王瑶他们在大民的肺组织和淋巴结组织病理切片中,都找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真菌孢子,虽然非常少量,但具有典型形态特征——像腊肠一样细长,而且中间有分隔。“我们高度怀疑大民感染的是一种奇特的真菌——马尔尼菲篮状菌。”王瑶说。

马尔尼菲篮状菌是篮状菌属中的一种。大部分的篮状菌都不会引发人类的健康问题,但是马尔尼菲篮状菌是致病的,这一真菌在自然环境中的来源还不是很明确,但南方竹鼠的带菌率很高。

经过排查,来自南方的大民没接触过竹鼠,艾滋病病*检测也是阴性,但王瑶的疑虑仍未打消,“他被诊断过患干燥综合征,这是一种免疫系统疾病,相对来说,免疫系统缺陷患者,更容易感染真菌。”

3天后,35℃培养箱中的真菌标本,越长越像酵母菌,“显微镜下看起来就像一根根小香肠。”但在28℃培养皿中,真菌标本却长成了另外一副模样:毛茸茸的,而且产生了红酒的颜色……“丝状真菌,这就是马尔尼菲篮状菌。”王瑶说。

“你看,这真菌多狡猾,它竟然会变形。”王瑶边说,边操作着显微镜。28℃时,马尔尼菲篮状菌呈现为菌丝形态;35℃时,就变成了酵母形态。“如果没有28℃的培养结果,马尔尼菲篮状菌很容易被误以为是酵母菌。”王瑶说,马尔尼菲篮状菌从体温状态的酵母形态,“变形”为菌丝形态需要专门的培养条件,只需要两三天,就能长出像扫帚一样长长的枝蔓,还会产生红色素。这种切换,对于经验不够丰富的真菌检测人员来说,很容易忽略。

检测结果被送回呼吸科,对症下药,很快,大民的病情彻底好转。

不仅仅是马尔尼菲篮状菌,还有曲霉、念珠菌……这些真菌都是“要命”的。像大民这样感染了奇特马尔尼菲篮状菌的患者,近年来医院已经诊断了30多例。

短帚霉菌落

精确打击

真菌,是一种已进化了亿万年的微生物,散布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墙壁上的黑霉是真菌,豆腐乳的红曲霉是真菌,发面、酿啤酒离不开的酵母菌也是真菌,蘑菇、木耳、灵芝,这都是真菌……

“真菌家族”的成员超过10万种。北京医院检验科主任徐英春说,这其中对人类和动物致病的真菌大约多种。“我们要‘搜捕’的,就是这多种危害人类健康的‘真凶’。”

“真菌只要侵蚀人体,就会很‘麻烦’。”徐英春说,长在体表的真菌就很难杀灭,比如儿童高发的鹅口疮,成人高发的脚气。“要是侵入人体,造成侵袭性真菌病,那就更凶险了。”

59岁的老杨,得了“怪病”。

远远看过去,老杨像留了络腮胡子,但稍微走近一点儿就能看到,其实老杨根本没有胡子,他嘴唇周围以及鼻子全部溃烂,结痂成黑色。

5年前,老杨的鼻梁上开始出现结节,还长出一点儿红斑。这点儿小小的变化,老杨根本没在意。结节、红斑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从鼻梁向下,再从嘴唇扩展到唇周,这依然没引起老杨的注意。

一年半前,更大的麻烦来了:老杨不仅仅是容貌上难看了,他开始嗓子痒,吃饭都成了难题,一吃饭就咳嗽。脸上的结节也开始溃烂,形成焦痂……医院检查。病情进展很快,老杨开始发烧、全身淋巴结肿大,鼻子、口咽、鼻咽部出现大面积溃烂,到处都能看到脓液。

病虽怪,但诊断不难,医院很快确定老杨是真菌感染。医生给老杨开出了一种抗真菌药。老杨吃了药,症状有所好转。5个月后,老杨停药。真菌很快卷土重来。这次老杨再吃药,没用了!

医院,成了老杨最后的希望。

老杨的真菌检测标本被送到了真菌室,检测结果显示:老杨感染的是多变根毛霉。医院用的抗真菌药效果不好。

那老杨,该用什么药?

“‘武器’太少了。”王瑶说,现在抗真菌药物的种类非常有限。长在体表的真菌,可以选择的“武器”数来数去也不超过10种,而老杨感染的这种真菌,对很多抗真菌药物天然耐药。像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肿瘤化疗患者、大量使用广谱抗菌药的患者,相对来说更容易出现严重的真菌感染。这些患者原本自身的抵抗力水平就低,一旦真菌侵入体内,很容易蔓延生长。如果不能早期诊断出来,使用抗菌药不合理,等到疾病严重时,就有可能造成无药可用的局面。

抓出“真凶”,只是开始,真菌“侦探”还要负责选择最恰当的“武器”,消灭真菌。

给老杨找药的任务,交到了真菌室“药敏组”,这里专门负责给患者筛选最合适的药物。

“有些真菌天然耐药,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本领。”王瑶说,真菌在亿万年的进化中,特别是近年来在与各种药物的斗争中,一些真菌还练出了“后天免疫力”。老杨感染的真菌种类非常明确,但医院选择使用的抗真菌药并不是最佳选择。几种药物同时比对,很快,检验科给老杨选出了最适合的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

换了一种抗真菌药,老杨的病情迅速好转。“体温降下来了,全身淋巴结肿大的情况也明显改善。”5个月后,老杨满脸的“络腮胡子”已经消失,恢复了皮肤本来的颜色,只是真菌吞噬后落下的瘢痕,很难恢复。

时刻监测

年,一种名为“耳念珠菌”的超级真菌袭击美国,并波及全球20多个国家。

真菌,从幕后突然杀到台前。“超级”两个字,说明这种耳念珠菌具备了耐药性。数据显示,美国暴发超级真菌后,耳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90天死亡率高达58%。“超过一半的耳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就是被这种微生物打倒了。”徐英春说。

“目前抗真菌药物不多,但美国流行的这种耳念珠菌对多种抗真菌药都产生了耐药。”徐英春说,美国超级真菌暴发后,北京医院立刻对以往积累的菌种库进行检索,发现我国耳念珠菌的发生率低于1/例。但与美国的耳念珠菌不一样,中国检测出来的耳念珠菌病例中,菌株并没有发生多重耐药。再进行更深入的科研攻关,发现我国的耳念珠菌和美国的超级真菌的来源地不同。同样都是耳念珠菌,美国的这种耳念珠菌有可能来自印度,我国分离出来的耳念珠菌,和美国的超级真菌叫一个名字,但“家乡”不一样,还没有发生耐药。

超级真菌的出现,促使我国加快了对真菌的流行病学与耐药性监测的脚步,这是有效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遏制真菌耐药形势恶化的关键。

监测真菌,可不容易。“单纯一种检测方法,不能绝对判断出患者感染的是哪种真菌。”徐英春说,真菌检测中,除了常规的形态学检测外,还要配合分子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组织病理诊断、影像诊断等多种手段,综合判断。

监测真菌,还需要足够的积累。早在年,在原国家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支持下,徐英春牵头医院侵袭性真菌病研究型监测网络,目前积累的临床菌种资源已经达到3万例。

年11月,全国真菌病监测网国家中心医院设立,全国已经成立31个省级监测中心,并且设立了医院。

每天,医院各病区连接检验科的专用通道中,“嗖!嗖!嗖!”的声音不断响起,徐英春、王瑶和30多位同事,在侵袭性真菌病机制研究与精准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里忙碌着,耐心搜捕着破坏人体健康的“真凶”,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诊疗。本报记者阎彤/摄制图/焦剑

危险的真菌

隐球菌

隐球菌是一种“美丽”的真菌。

透过显微镜,可以看到隐球菌圆圆的菌体,而在菌体外面有一层透明的肥厚荚膜。隐球菌常见于鸽子的粪便,因此,与鸽子密切接触会增加感染隐球菌的风险。既往一些医疗机构曾经报道过养鸽人感染隐球菌导致隐球菌肺炎或慢性脑膜炎的病例。

镰刀菌

角膜炎、足菌肿,这一头一脚两种疾病,看起来似乎不相关,但很可能都是同一种真菌引起的,这就是镰刀菌。

镰刀菌是临床常见的致病真菌,可引起皮肤、角膜或系统性感染。在真菌实验室里,来自患者的皮屑、脓液、甲屑,角膜刮取物、玻璃体液、活体组织等,都可能分离到镰刀菌。北京医院供图

来源:北京日报记者贾晓宏

流程编辑:郭丹

1
查看完整版本: 他们是真菌侦探,任务就是找出危害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