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球菌感染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兽用抗生素有哪些药常用抗生素的种类,日常
TUhjnbcbe - 2023/8/29 20:04:00

抗生素本质是一种化学抗菌药物,主要起到抑杀敏感性病原菌的作用。畜牧生产中常用的抗生素种类较多,主要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磺胺类、多肽类等。抗生素在畜牧生产中用量是最大的,只有进行科学使用才能最大化发挥其价值。

1、β-内酰胺类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系指化学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的一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和头孢两类。青霉素类常见的有青霉素K、青霉素G、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羧苄西林等,抗菌谱较窄,但对于敏感菌其杀灭力很强,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放线菌和螺旋体也有效。

头孢类是一种广谱半合成抗生素,抗菌谱比青霉素类更宽,发展到现在,已经经历了第1代、第2代、第3代和第4代头孢,每一次的迭代升级,药物的*副作用就会下降,同时耐药性问题也会得到缓解,药物本身稳定性也会比前一代更好。当下使用最多的为第3代头孢噻呋和第4代的头孢喹肟。在作用机理上,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作用于病原微生物的细胞壁和外膜,能与质膜上的靶位蛋白相结合,引起膜结构的改变,进而细胞壁出现缺损,胞内物质外溢,同时胞质中的生物化学反应也受到影响,最终将病原菌杀灭。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临床应用广泛,如果能做到科学使用,药物的药效必然能高效发挥。

①青霉素类药物不耐酸和酶,口服使用容易被胃酸和肠道中的酶破坏,建议临床注射给药为上,如果必须口服时,一定将该剂型进行包被处理,或制备成过胃肠溶型制剂,从而减少药物的降解量。

②该类药物在水中很不稳定,尤其是青霉素类和第1、2、3代头孢类,饮水给药时,必须采用集中饮水的方式,将全天药量集中在2~3小时内饮用完,以提升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③β-内酰胺类药物具有易过敏的特性,实际用药过程中,有些动物出现全身皮肤发红、起疙瘩及浑身无力的症状,这可能是出现了过敏反应,临床用药时需要注意,必要时进行抗过敏处理。

④耐药性病原菌感染时,优先选择最新研发上市的品类进行治疗,拿头孢类来讲,第4代头孢是最新的上市品类(头孢喹肟),临床可作为优选。最新上市品类不仅安全性高,其临床应用的时间也较短,绝大多数病原微生物不存在耐药性,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旧品类。

2、氨基糖苷类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因化学结构中含有氨基糖分子和非糖部分的糖原结合而成的苷而得名,主要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大观霉素、安普霉素等。氨基糖苷类药物均为有机碱,与酸形成有机盐后,水溶性增强,性质也变得更稳定,临床常将其用作硫酸盐,如硫酸链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硫酸安普霉素等。氨基糖苷类药使用后能作用于细菌的核糖体30s亚基,对静止期的细菌杀灭作用最强。

氨基糖苷类药物使用时应讲究科学,该类药口服后经肠道吸收极少,在治疗全身感染性疾病时,不要通过口服方式使用,但对于肠道感染,口服使用药物因吸收不良,使得肠腔中药物浓度高,杀菌力更强,治疗效果就更优。当治疗全身感染时必须通过注射的方式用药,药物注射后吸收迅速,最终以原形分子从肾脏输尿管中排出,这个排泄特点使得该药常用于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原形药物在尿路中能发挥高效的抗菌作用。另外,氨基糖苷类药物安全性较差,药物主要靶位点在第八对脑神经、肾脏和神经肌肉接头,如果使用过量或疗程过长,可能会导致耳聋、肾炎和神经传导的阻断。

3、大环内酯类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由链霉菌产生的一大类弱碱性抗生素,其化学结构中有1个内酯结构的十四碳、十五碳或十六碳大环,故而得名。

①临床常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红霉素、替米考星、泰拉霉素、泰乐菌素、吉他霉素等,由于这些药物的脂溶性较强,水溶性差,临床使用时为了做到能饮水给药,常将其制备成可溶性的盐或通过乳化技术制备成乳剂从而增加药物的水溶性,如磷酸替米考星、替米考星纳米乳、红霉素微乳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抗菌谱和抗菌活性上基本相似,对多数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厌氧菌、*团菌、支原体和衣原体都有良好的杀灭作用。药物使用后能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进行可逆性结合,阻断转肽作用和mRNA位移,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②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时,应掌握正确的用药剂量和方法,临床一定按照说明书用量和方法规范使用,如替米考星禁止静脉注射,因为该药对心脏有极强的*性,静脉注射能使血药浓度快速升高,从而加重负性心力效应而致死。

③该药对呼吸道病原菌感染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对肠道类病原菌效果较差,故临床多将其用于呼吸道病的控制,有消化道感染时最好选择其他药物。

④该药临床常用类型为其强酸弱碱盐,溶水后显酸性,如替米考星常用其磷酸盐、红霉素常用其硫氰酸盐、泰乐菌素常用其酒石酸盐等,酸性的制剂注射使用会使局部表现疼痛,造成的应激反应很大,临床用药时一定要注意。

4、四环素类

四环素类抗生素因具有共同多环并四苯羧基酰胺母核的衍生物而得名,抗菌谱较广,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螺旋体、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以及阿米巴原虫都有抑杀作用,主要包括土霉素、多西环素、金霉素、四环素等品类。该类药物临宋常使用其盐酸盐,如盐酸土霉素、盐酸多西环素等,具有性质稳定、水溶性高的特点。整体来讲,该类药物分为天然品和半合成两类,前者是由不同的链霉菌培养液中提取获得,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去甲金霉素等,后者则是半合成衍生物,包括多西环素、美他环素、米诺环素等。兽医临床以多西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用量最大。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盐酸盐是常用市售类型,但该类药在湿度过高的环境中或溶解于水中后就会变得不稳定,临床使用时一定要现配现用,尤其是可溶性粉剂,饮水使用时最好集中在2~3小时用完,大型动物尽可能通过灌服的方式用药,这样有助于提升药效。另外,由于四环素类抗生素之间交叉耐药性较为严重,即对一种药物的耐药菌通常对其他的四环素类药也不敏感。为了养殖场能长远稳定发展,在对同一种感染菌防控时,最好四环素类抗生素和其他类别抗生素轮换交替使用,而且对于同属四环素类的药物之间不应同时使用两种及以上,防止加速耐药菌的产生。

5、氯霉素类

氯霉素类抗生素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3种,由于食品安全的影响,氯霉素已经禁止在食品动物中使用,甲砜霉素目前临床应用也较少,市面上已经较难找到相关制剂产品。目前使用最多的是氟苯尼考,氟苯尼考为动物专用抗生素,具有抗菌广谱的特征,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作用,包括伤寒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布氏杆菌、巴氏杆菌、炭疽杆菌、棒状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临床上氟苯尼考主要用于畜禽呼吸道病的治疗。畜牧生产中的动物基本都是食品动物,氯霉素因具有抑制记忆性免疫应答反应和产生再生障碍型贫血的副作用,临床已不再使用。甲砜霉素属于第2代氯霉素,经过改良已经不具有再生障碍型贫血的副作用,但对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生成有抑制作用,对于有严重血液疾病和菌血症、病*血症表现的动物不可使用。

氟苯尼考是目前使用最广的动物专用氯霉素类抗生素,但其溶水性较差,影响了其推广,很多原料厂家通过多种技术改良,仍然无法满足提升水溶性的需求。有些厂家将其制备成氟苯尼考的琥珀酸盐,虽然水溶性能够提升,但由于在通过液相色谱检测时保留时间和原药时间不一致,不符合国标规定而被弃用。

目前,国内部分制剂厂家通过固体分散技术、纳米乳化技术、微晶包合技术等,在原药分子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大大提升了药物的水溶性,用以满足临床饮水给药的需求。因此,养殖场在选择氟苯尼考品类的药物时,一定结合自身情况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制剂品类。同时需要提醒的是,氟苯尼考对胚胎有一定*性,妊娠期的母畜禁止使用。

6、磺胺类

磺胺类药物属于广谱慢作用型抑菌药,对大多数种类的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有效,如链球菌、肺炎球菌、沙门氏菌、化脓棒状杆菌等。此外,部分衣原体和原虫对该类药也敏感,如球虫等。磺胺类药物主要通过干扰敏感菌的叶酸代谢过程而抑制其生长繁殖。依据药物的吸收分布规律及使用方法,该类药分为肠道难吸收型、肠道易吸收型和外用型3大类。

肠道易吸收的包括磺胺噻唑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等。肠道难吸收的包括磺胺脒、酞磺胺噻唑等。外用型磺胺药主要有醋酸磺胺脒隆、磺胺嘧啶银等。磺胺类药物的种类较多,临床根据药物性质及吸收、分布、代谢规律不同,将不同的药物用于全身感染、肠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局部软组织和疮面感染、原虫感染、脑部感染、乳房感染等方面。

在用药目的方面,磺胺类药物临床治疗疾病主要用于敏感菌和敏感寄生虫感染的治疗。药物进入病原体后,通过竞争对氨基苯甲酸的作用来阻止二氢叶酸的合成,最终使核酸的合成受阻,故使用时药物的量一定要足够,否则竞争作用将不明显。

有资料表明,磺胺类药物极易产生耐药性,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中已经发现大量的耐药株。基于此,该类药物在防控疾病时不可滥用,谨慎加量和延长疗程,同时针对同一种病也要定期更换药物品类,防止出现耐药的情况。另外,磺胺类药物的安全性较差,尤其是对于家禽类、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其尿液酸度较高,药物经乙酰化后通过肾脏外排时,很容易在肾小管和输尿管处析出而形成药物结晶,损害肾脏功能。遇到这种情况建议和小苏打配合使用,小苏打具有碱化尿液的作用,帮助药物排出。

7、多肽类

多肽类抗生素兽医临床常用的为多黏菌素、杆菌肽等,主要从多种特定菌培养物中的培养液中提取获得,如多黏菌素由多黏芽孢杆菌的培养液中提取,杆菌肽是从苔藓样杆菌的培养液中获得。多黏菌素属于窄谱类杀菌剂,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阴性菌,如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布氏杆菌、绿脓杆菌等,口服后几乎不吸收,药物在肠道中的浓度高,故很适合肠道敏感菌感染的治疗。杆菌肽则主要针对革兰氏阳性菌,如金*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等,对部分螺旋体和放线菌也有作用,但不抑杀革兰氏阴性菌,临床常用其锌盐添加于饲料中。

临床经验表明,多肽类抗生素非常适用于肠道类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对呼吸道类和菌血症类疾病治疗效果较差。该类药物在酸性环境中较为稳定,在pH≥7时稳定性下降,故临床尽量不要和碱性药物配伍,诸如磺胺类、氟喹诺酮类等。这类药物对动物也有一定促生长作用,但由于我国法律已明确禁止将所有促生长类抗生素添加于饲料中,故临床仅限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不得用于促生长。

8、其他类

除了上述一些主流的抗生素外,临床上还有一些抗生素,包括截短侧耳素类、氟喹诺酮类、林可胺类、喹嗯啉类、硝基呋喃类、硝基咪唑类等,这些抗生素都有着各自的抗菌谱和抗虫谱,在畜牧生产中都有着不同的用途。

截短侧耳素类包括泰妙菌素、沃尼妙林等品类,临床主要用于畜禽支原体感染、猪传染性回肠炎等疾病的治疗。氟喹诺酮类种类较多,但目前以恩诺沙星动物专用药为主,其他品类因食品安全原因而禁止在食品动物使用。林可胺类以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为主,临床上多用其注射剂和可溶性粉剂。喹嗯啉类以乙酰甲喹、喹乙醇等为代表,临床多用于肠道菌、密螺旋体等感染的治疗。硝基呋喃类包括呋喃唑酮、呋喃妥英、呋喃西林等,其安全性较差,临床使用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剂量和疗程使用。硝基咪唑类以甲硝唑、地美硝唑为代表,临床多用于抗厌氧菌感染,对滴虫、纤毛虫、阿米巴原虫等也有治疗作用。

9、使用要点

上述药物临床使用时务必根据药典或兽药使用规范指导的准则进行正确使用。有些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浑浊、沉淀、漂浮以及变色等情况,这些情况建议从以2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应考虑不同药物之间的酸碱中和、氧化还原等化学反应,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后容易生成水不溶性产物,从而导致药物析出。

②如果所用药物为乳剂,应考虑水质对药物的影响,因乳剂的稳定性和乳滴粒子表面的zeta电位有关,如果水质偏酸或偏碱,都容易引发破乳导致药物浑浊和沉淀。因此,使用前建议先用少量水进行溶解观察,确保体系稳定了再进行临床使用。

抗生素作为化学药物,目前仍是我国畜牧业生产使用最多的一类兽药。由于食品安全要求和病原菌耐药性在养殖业的管控要求,我国的抗生素使用量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目前仍是所有兽药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品类。抗生素本质是兽药,是人们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工具,需要时应当科学、规范、合理使用,盲目增加用药剂量和延长用药时间是不可取的,也是违背兽药使用规范要求的。在部分养殖场甚至还能发现使用药物原粉的情况,原粉的价格固然较低,表面上看降低了用药成本,但实际上其药物生物利用度、安全性、临床使用均匀度、实际保质期等各方面指标都比制剂类产品差。建议仍在使用原粉的养殖户扭转用药理念,使用相关成熟的制剂产品来防控疾病,从而使药效能够最大化发挥。

我是胜群养殖大讲堂,

1
查看完整版本: 兽用抗生素有哪些药常用抗生素的种类,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