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延庆2月12日电(记者姚友明、马邦杰)从2月6日至11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先后四次赴延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打卡”,并高度赞扬场馆设施和组织运行工作。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为何巴赫以及众多选手对该场馆设施频频“点赞”?中国国内第一条符合冬奥会高山滑雪项目比赛要求的雪道是怎样建成的?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初期就开始参与该场馆建设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场馆竞技区设施副经理、北京北控京奥建设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刘文浩。
储雪实验
刘文浩毕业于北方工业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年,他所在的北控置业宣布将承建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因为平时爱好滑雪,所以刘文浩在接到集团调令后,内心激动不已。他从原有的集团旗下星级酒店精装修的业务里抽身出来,加入了延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建设项目中。
刚开始,项目团队没有立即投入场馆建设,而是做起了一个储存雪的实验。“开始担心三月举办冬残奥会的时候天气过暖,怕造雪机工作不了,所以做了一个储存雪的实验。”刘文浩说,“我们先造了一块梯形的硕大的雪堆,然后外边用保温材料将它盖住,类似于最早卖冰棍的方法,然后将雪堆放在天然环境中,到一年后,测量雪的流失率。”
施工队员和外国专家在研究图纸。
后来经过科学论证,发现团队早期的担心完全没有必要。举办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高山滑雪比赛,已经不用再提前储备雪。不过,通过储雪实验,人们也并非一无所获。结合年10月初开始的佛峪口水库水温测量数据,团队结合小海陀区域的气候特征,总结出一些造雪的窍门。
“我们了解到改变小气候的重要性,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建成后,我们现在每年的10月底至11月初,即天气还没有特别寒冷时,就先造一吨雪,后边因为小环境变冷了,雪就能留得住了。”刘文浩说。
“她”在丛中笑
在建设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过程中,有两个曾被建造起来、如今又已消失不见的基础设施:一个是曾经建设在雪道上的“之”字形道路,另一个是为了修高山索道而修建的货运索道。正如绽放在寒冬里的腊梅一般,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工人们在施工中。
在施工队进场准备建造雪道以及相关设施时,大家突然发现,想要在平地上起一座高楼容易,但想在半山腰上建一座房子,难度却很大。如何将建筑材料运到山顶,如何在保证施工效率的同时确保随时能接受国际雪联专家的修改意见,这成了一道难题。
人们达成共识,在雪道上先造一条“之”字形道路,保证施工机械能够开到山顶上去,自上而下修雪道,拆除一段施工道路,就建成一段雪道。在雪道两侧,排水沟的修建则就地取材,水泥车现场搅拌,这加快了工程进度。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要建设并同时运营九条高山索道。考虑到小海陀山区域的大风天气,施工方放弃了通过直升机吊装运输索道建材的建设方案,而是修建了一条货运索道。
建设初期,工地处于“四无”状态——无路、无水、无电、无通讯,材料运输很多要靠骡马。
“货运索道一次能运输两到三吨重的建筑物资,而正式索道的基础挖方工作,则是依靠人力完成的。”刘文浩说,国内建设索道最专业的几家公司的专业工人,在修建索道过程中人挑肩扛,充分发挥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我国高山索道建设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建设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过程中,既有骡队参与运输建设原材料,也有运用无人机技术为索道穿线,原始手段与现代科技交织,让小海陀山旧貌换新颜。
绿色办奥
如果按照最初的图纸来施工,小海陀山将产生一些废弃土石。“这不仅会对小海陀山的山体造成破坏,而且将这些东西拉出去,会耗费人、财、物力。”刘文浩说。再加上山里坡陡,渣土车频繁进出如果满载,容易引发危险。处理废弃土石问题,一度让施工方感到头疼。
鸟瞰正在建设中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及交通设施。
刘文浩所在的团队开始跟国际雪联沟通,共同探讨施工方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节约成本、加快工期。最终,施工方采用了将赛道整体垫高三米的方式,避免出现废弃土石。同时,在一些跳点的设计上,雪道建设团队调整了设计方案,这也更能在比赛中保护运动员的安全。
此外,施工方既注意收集小海陀山上的植物种子,同时收集原有表土,从最大程度上降低了雪道施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从无路、无水、无电、无通信的“四无”山区,到如今国际一流的高山滑雪赛场,小海陀山的变迁,正是中国筹办冬奥会的一个缩影。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如今的小海陀山被喧嚣包围,它已是全球瞩目的焦点所在。
编辑:刘宁、*绪国、季嘉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