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报疫情防控系列报道之二十
□策划:李志民文成锋
□编辑:张洋洋
□撰稿:王思奇
7月末以来,经历特大暴雨的河南又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反扑的严峻形势。
面对疫情,广大医务人员们勇敢地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与此同时,科研人员也奋战在科研一线,坚守岗位、奋力攻关。近日,从郑州大学医学院传来好消息,该校研究团队在新冠肺炎研究方面取得一项突破性进展。
郑州大学医学院官方网站显示,郑州大学董子钢教授团队针对引起COVID-19重症患者死亡的细胞因子风暴综合征(CSS)和急性呼吸道窘迫综合征(ARDS)进行深入研究,在全球率先开发出具有高度生物安全性的拟SARS-CoV-2小鼠肺部炎症模型,有效解决了当前研究COVID-19重症患者缺乏安全有效动物模型的问题,使更多的研究团队可以积极参与到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和药物研究中。该研究结果发表在FrontiersinImmunology杂志,题目为:CytokinesignatureinducedbySARS-CoV-2spikeproteininamousemodel。郑州大学董子钢教授为文章的通讯作者,博士生顾廷轩为论文的第一作者。
FrontiersinImmunology是国际免疫学会联盟(IUIS)的官方期刊,它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来传播免疫学基础和转化研究的最新发现,并促进科学家之间以及整个社区之间的交流,旨在发表涵盖整个免疫学领域的最杰出的研究成果。
研究团队通过腺病毒感染的方法对BALB/c小鼠进行ACE2人源化,使用poly(I:C)和重组SARS-CoV-2的Spike蛋白对人源化ACE2小鼠进行气管注射,建立的具有高度生物安全性的拟SARS-CoV-2小鼠肺部炎症模型,为进行COVID-19机制研究及药物开发奠定重要的基础。
董子钢研究团队还针对多种变异病毒株(包括Delta变体)进行动物模型的构建,并利用该动物模型进行小分子化合物库的筛选,已经发现两个小分子化合物可以有效的抑制包括Delta变体在内多种变异病毒株相关动物模型所产生的细胞因子风暴,明显缓解小鼠模型所产生的肺损伤症状。目前两种小分子化合物正在进行专利申请,积极推进临床转化。
董子钢教授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现郑州大学医学院),现任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医学院院长。董子钢教授在Nature、ScienceSignaling等期刊上发表篇学术论文,引用超过次。担任CancerResearch等多种癌症研究领域权威杂志的编委或副主编;与Nature出版集团签约创办npjPrecisionOncology杂志;获得明尼苏达大学最高荣誉MCKnight讲座教授。年获Gallo奖,年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Merit奖,年获美国癌症研究院NutritionandCancer明星奖,年获得明尼苏达大学I.J.Holton讲座教授,年获河南省政府黄河友谊奖,年获美国亚裔癌症学会杰出贡献奖。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广大科技工作者们正以自己的方式“冲锋一线”,他们的每一次尝试都是为了让科研成果及时应用到战“疫”最前线,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强大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