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球菌感染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跌落榜首,抛弃蓝色小药丸能拯救辉瑞吗
TUhjnbcbe - 2024/6/4 18:31:00

年开年,曾被誉为“宇宙大药厂”的辉瑞,以一个新logo再次向全世界宣告了其在研发方面的野心。但这一举措,更像是辉瑞为自己这几年增长疲软注入的一剂“强心剂”。

在年的多家权威机构评选中,无论是收入还是综合实力,曾经牢牢霸占首位的辉瑞都已经跌落神坛。业内曾评论,辉瑞的经历显示出了新药研发的重要性,在专利损失严重时,新药物就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上世纪90年代,从化学品起家的辉瑞因“土霉素”坐上了全球制药界的头把交椅。彼时,它陆续推出的11款产品和多起并购,为其铸造起了“宇宙大药厂”的版图,辉瑞也因此迎来了空前辉煌。

不过,霸主的地位很快就迎来了第一波冲击。在价值亿美元的药品即将专利到期时,年,面临无“米”之炊的辉瑞砸下亿美元收购惠氏,以此补上研发管线。也是从那一年开始,随着首席科学官MikaelDolsten的加入,辉瑞改变其“销售之王”的战略,顺应时代潮流踏上了“创新研发之路”。

这条路,辉瑞已经走了十年。期间,与处方药无关的业务逐步分拆、出售或独立上市,研发管线不断精简——布局的疾病领域从十四个精简成五个,研发项目砍掉了多项。在不断瘦身以集中发力下,是其在年之后想将自己重塑为一家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的决心。

年,辉瑞为更好聚焦创新药业务,对组织架构来了一次大调整——将业务分为创新药、成熟药品和消费者保健业务。年,或是仿制药业务增长动力不足,亦或是决定再逼自己一步,辉瑞壮士断腕,直接剥离了左膀右臂——成熟药品和消费者保健业务。

这一次,辉瑞没有退路了。在没有仿制药业务、也没有消费医疗保健业务来做缓冲的情况下,辉瑞急需解决下一波专利到期前的研发干涸。而留给它的时间,只有五年。

如今,趁热打铁更换新logo后,在辉瑞CEOAlbertBourla看来,辉瑞已经在21世纪第三个十年的起点进入了一个“重视科学和为患者带来价值”的新时代,那么,辉瑞与“纯生物制药企业”的距离,还有多远呢?以双螺旋结构为代表的logo又能否取代小药丸,让辉瑞重振辉煌?

改头换面,辉瑞紧锣密鼓调整为哪般?

辉瑞最新的变动,来自于其将延续了70多年的logo做了一次“换头”式操作。自年以后,辉瑞徽标就没有发生过重大改变,蓝色小药丸形象深入人心。但在近些年,这颗蓝色小药丸显然已经无法拉回辉瑞的颓势。

年,在美国《制药经理人》的TOP10名单里,辉瑞首次结束了其连续四年的霸主地位。但在其他机构的排行榜里,辉瑞的霸主地位事实上早已失去。在一项年的收入排名里,辉瑞相比年已经下滑,位居第三位。而通过国际知名咨询机构InformaPharmaIntelligence年的数据分析,辉瑞排名下滑最为明显。

年,蓝色小药丸被一个象征着前沿技术的双螺旋结构所替代。将最经典的徽标彻底换掉,透露了辉瑞转型的决心。AlbertBourla在社交媒体中写道:“年的到来,标志着辉瑞从科学的fastfollower到专注first-in-class这一大胆变革的高潮,也预示着辉瑞正从多元化的企业转变为更专注创新的生物制药公司。”

如果回顾辉瑞过去三年的的交易史,可以发现这家凭借心血管药物、抗感染药物等创下辉煌业绩的大药企,在更换logo前就已有所动作。

据亿欧大健康统计,年至年,辉瑞一共发生起13项收购或者合作开发的交易。其中,涉及基因治疗、肿瘤药的交易数最多,分别是3起;紧随其后的是疫苗和孤儿药,为2起。另外还有NASH药物研发、细胞疗法等前沿领域。此前辉瑞时不时收购的消费品和保健品,早已不见踪影。

在这些交易中,最为人熟知的是在年新冠疫情肆虐时,辉瑞联手BioNTech开发新冠疫苗,并摘得上市头筹。而在其布局最多的基因治疗和肿瘤领域,则有年辉瑞以5亿美元投资北卡罗莱纳州基因治疗设施,以及以亿美元完成收购聚焦癌症药物的ArrayBioPharma等。

这些布局的种子,事实上在年就已经种下。彼时,为了更好聚焦创新药业务,这家百年药企顺应时代,将公司重组为三块业务:基于科学的创新药品业务、专注于过专利期品牌药及仿制药的成熟药品业务,以及健康药物业务。这些变化于财年生效。

据悉,创新药品业务包括辉瑞目前所有创新医疗业务部门,以及一个新的经营辉瑞全球无菌注射剂和医院药品业务部。同时辉瑞还会将生物类似药、肿瘤、炎症及免疫业务并入创新药品业务。

时任辉瑞总裁兼CEO的IanRead曾如此说道:“考虑到我们有力的已上市药物,处于后期的研发管线,以及年12月Lyrica美国专利到期后对年之后业务带来的影响,全新的结构调整代表了我们业务的自然演化。年之后的过渡期间,我们期望这个全新的架构能带来更好地实现增长的潜力。”

但财年的数据白纸黑字显示,辉瑞的预期并没能实现。当年,辉瑞实现收入.50亿美元、同比下降3.54%。其中生物创新药同比有所增长,辉瑞普强则实现收入.33亿美元,同比下滑了18%。

或是因为仿制药增长动力不足,亦或是决定再逼自己一步——年,业务调整生效后的不到半年时间里,辉瑞决定壮士断腕,启动了剥离消费品保健业务和成熟药业务进程,以便轻装上阵。那一年第一季度,辉瑞普强和消费品业务带来的收入,依旧占到辉瑞总收入的30%。

显然,这一战略转变,带来的不仅是更为明确的业务重心和激发增长潜力,还蕴藏着风险。在宣布分拆普强之后的那一周里,辉瑞的市值便蒸发了亿美元。

年至年,这两块业务的剥离相继完成——辉瑞的消费品保荐业务与GSK的同部门进行了合并,而以过期专利药为主的成熟药物业务辉瑞普强(Upjohn)则与仿制药公司迈兰(Mylan)达成协议进行合并。

事实上,同一时间段,全球各大药企都在积极进行业务拆分,将发展重心集中在创新药领域。区别于之前的多产品业务组合,头部药企近年来都开始瘦身,将原来的仿制药、消费者健康等领域进行剥离。

但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如此紧锣密鼓进行大调整,辉瑞是为数不多的一家。而这背后是其面临研发干涸的焦虑。这样的焦虑,已经持续了有十年之多。

十年转型,辉瑞追逐纯生物技术企业之梦

21世纪初,无论是药品左洛复、西地那非和立普妥,还是Trident口香糖、Listerine漱口水等,人们几乎可以在每个货架上看到辉瑞的这些产品。而它们为辉瑞织造了一个长达20年的安全网。

彼时,制药企业的“重磅炸弹”几乎得益于上世纪80年代立法变革后所获得的大批专利权。而在这20年的专利保护期里,辉瑞仅凭卖这些产品就可以获得商业上的巨大成功。

刚跨入21世纪,辉瑞便先后以亿美元收购华纳-兰伯特药厂和以亿美元买下Pharmacia法玛西亚,成为美国最大的药品生产企业。与此同时,辉瑞也大兴并购之风,开始组建其自己庞大的王国。据媒体统计,年至年,辉瑞就实施了3次共计亿美元的惊世并购,中小型并购更是不计其数。

然而,20年安全网下,却是辉瑞研发来到了干涸期。年,辉瑞开始建立肿瘤学产品线,其中的一个原因便是为了抵消一些最大的非癌症药物即将出现专利悬崖。但这一步棋下得却有些“为时已晚”。

年,安全网的漏洞已经越来越大,在价值亿美元的药品即将专利到期时,面临无“米”之炊的辉瑞砸下亿美元收购惠氏,以此补上研发管线。

也是从那一年开始,当制药业正面临着研发能力下降,各家纷纷转型聚焦处方药业务时,研发生产率下降幅度超过同行的辉瑞,也开始大象转身,开启转型之路——向新兴的生物技术公司靠拢。

年至年,辉瑞在这近十年的时间里,对自己的研发布局和研发策略进行了调整,与此同时,并购之风逐步停下,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将与处方药业务关联性较低的业务逐步分拆、出售或者独立上市,包括医疗器械、动物保健、日用品等。

年合并惠氏之前,小分子药物仍在辉瑞的传统产品管线中占据主导地位。但那时,生物制剂已经成为解决诸多小分子药物无法攻克难题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在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疾病和肿瘤领域。另外,生物制品通常价格更高,且极少面临仿制药的竞争。

业内曾分析,辉瑞收购惠氏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便是解决其在生物药研发能力上的落后。彼时,辉瑞的目标是在年成为此类产品的顶级生产商。但收购惠氏也给辉瑞带来了不小的负担。

收购惠氏后,辉瑞开始在生物药上发力,但其产品组合却拓展至了14个治疗领域,包括心血管和代谢性疾病、肿瘤学、免疫学和炎性疾病、神经病学和疼痛、罕见疾病、疫苗、传染病、眼科、过敏症,呼吸系统疾病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而对于每个领域的理解深度不同和分散的技术支持,让辉瑞在研发上显得力不从心。当时,辉瑞开发中的药物已经达到种。

年初,辉瑞新药研发临床2期的成功率仅为同行中位数水平的一半。在年,这一数字甚至落到了5%的历史最低水平。辉瑞内部分析发现,过于广泛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跌落榜首,抛弃蓝色小药丸能拯救辉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