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累计新冠病例数超过1亿,最近万增长仅用16天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新冠疫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美国东部时间26日14时22分(北京时间27日3时22分),全球累计确诊32461例,死亡例。记录显示全球累计确诊病例数呈加速增长趋势,从疫情开始到万用时超半年,万到万用时43天,间隔多次缩短,从万到1亿仅用时16天。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MichaelRyan)称:“这是一个严峻和令人震惊的节点。”
中和抗体疗法在治疗和预防新冠肺炎方面取得突破
当地时间1月26号,礼来公司和再生元公司分别宣布,各自的抗体组合疗法分别在防止新冠肺炎患者死亡和预防出现有症状感染方面达到%的效力。礼来公司的中和抗体组合疗法将bamlanivimab(LY-CoV)和etesevimab(LY-CoV)组合,在名为BLAZE-1的3期临床试验中表现突出。与安慰剂组相比,治疗组患者与COVID-19相关的住院和死亡事件显著降低。研究中总计出现10例患者死亡,全部出现在安慰剂组,抗体组合疗法组没有患者死亡。再生元的中和抗体组合疗法REGEN-COV(casirivimab和imdevimab)在预防新冠肺炎的3期临床试验中获得积极中期结果。试验结果显示,接种REGEN-COV一周内就能够观察到感染率的下降,而且在防止出现症状的COVID-19方面的效力达到%。
默克公司宣布停止两种新冠疫苗的研发,将专注于治疗候选药物
默克(Merck)公司于当地时间1月25日发布公告表示,将中止目前正在进行的两种新冠疫苗配方的研发项目,理由是这两款疫苗引发的免疫应答“不尽如人意”。这两款疫苗分别为V和V。Ⅰ期临床试验显示,这两款疫苗的耐受性普遍良好,但产生的抗体(包括结合抗体和中和抗体)水平都低于新冠肺炎康复患者血液中的水平。此后,默克将专注于推进两种新冠肺炎治疗候选药物的研发,分别是口服抗病毒药物Molnupiravir(MK-)和重组融合蛋白MK-(CD24Fc)。
WHO发布Moderna疫苗接种建议
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团队发布ModernamRNA-疫苗接种指南,建议将该疫苗应用于18岁以上人群的新冠肺炎预防。指南建议,暴露风险较高的医护人员和老年人群体应该优先接种。疫苗应该分两剂、间隔28天接种,但在必要情况下也可将接种间隔延长到42天。不建议孕期女性等接种。
基因编辑再“发力”,现可用于防止粪肠球菌感染
新加坡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使用CRISPRi技术的工具,可以帮助理解和防止生物膜的形成、耐药性和其他细菌(如粪肠球菌)的生理行为。研究成果以“多重CRISPRi系统使粪肠球菌阶段特异性生物膜遗传要求的研究成为可能”(MultiplexCRISPRiSystemEnablestheStudyofStage-SpecificBiofilmGeneticRequirementsinEnterococcusfaecalis)为名,发表在美国微生物学会(ASM)的期刊mBio上。
新生儿抗生素使用与男孩发育迟缓有关
最近,《自然·通讯》的研究利用一个包含名儿童的数据库,分析了新生儿期(出生后14天内)的抗生素暴露与6岁前儿童发育的关系。基于生长曲线的分数统计结果显示,相比样本中新生儿时期没有过抗生素暴露的儿童,有过抗生素暴露的男孩在6岁前的身高体重偏低。而当作者将使用抗生素后1个月和24个月的婴儿微生物群移植到雄性小鼠体内后,小鼠出现了发育迟缓的症状,但在雌性小鼠中没有观察到任何变化。作者认为,早期抗生素暴露与肠道微生物的长期改变有关,这或许导致了男孩6岁前的发育迟缓。不过,他们也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比如未能清楚理解婴儿当初使用抗生素的原因(他们可能原本就因为这些病因影响了生命早期的身高体重发育),这也说明对该结果的解读需要保持谨慎。
呼吸道病毒和细菌联合感染的关键原因
严重的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会促进呼吸道中的细菌生长,造成慢性感染或肺炎。最新,一项发表于《细胞报告》的论文,揭示了这一过程产生的关键机制。研究人员通过构建呼吸道合胞体病毒(RSV)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共同感染的呼吸道模型,发现在感染病毒后,呼吸道上皮细胞会更易分泌一种含铁的胞外囊泡。当它与铜绿假单胞菌接触时,能为其提供基础的营养物质,促进该细菌大量生长。这一机制或广泛适用于多种病毒和细菌的相互作用。这项发现将有利于开发治疗病毒介导的细菌感染的方法。
单克隆抗体或可预防艾滋病毒感染
据《科学》新闻报道,在近日在线召开的艾滋病预防研究会议(HIVResearchforPreventionConference)上,公布了一项为期4年、耗资1.19亿美元的艾滋病单克隆抗体有效性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如果被试接触的HIV毒株与注射的单克隆抗体相匹配,那么20个月内每8周接受一次单克隆抗体注射可将感染风险降低75%。虽然这一结果并不理想,但相关专家表示,这为使用单克隆抗体预防艾滋病提供了新思路,未来可能通过提高单克隆抗体浓度或者混合多种单克隆抗体的方法来提高保护率。
使“不可见的东西可见”,新显微技术可观察未染色细胞组织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分析显微镜下的细胞、组织和其他透明标本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定制设计的纳米材料来增强相衬显微镜的灵敏度,使“不可见的东西可见”。相衬显微镜是研究生物标本常用的一种成像技术。详细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自然》子刊《自然光子学》中。
小鼠出生三天后就能记住它们的妈妈
1月26日发表在《细胞-报告》的一项研究表明,对于小鼠来说,最早的社交记忆(对母亲的记忆)在出生三天后即可形成,并持续到成年。研究者们把刚出生的小鼠幼崽寄养在不同的小鼠母亲那里,以避免小鼠纯粹根据遗传因素识别亲生母亲的可能性。研究显示,在断奶前,幼鼠对继母的兴趣大于对陌生母鼠的兴趣,此外,它们在相隔天后还能记住它们的继母。这种偏好在断奶后会发生转变。
AI分析人脸判断情感正负性和唤醒度
在刊登于《自然·机器智能》的一项研究中,工程师开发了可以通过分析人脸照片,判断情感正负性和唤醒度的深度神经网络。研发人员利用AFEW-VA和SEWA数据库训练该神经网络,数据来源考虑了日常生活场景(AFEW-VA)和文化差异(SEWA),使得该神经网络的潜在应用范围更为广泛。除此之外,该神经网络还能实时分析影响,检测出情感的细微变化。
发现新物理效应!将推动激子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研究
科学家发现,垂直磁场使半导体中的电中性准粒子(激子)表现得像霍尔效应中的电子。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究人员研究激子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ReviewLetters)中。
北大杨文元在几何群论的Martin边界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杨文元研究员与合作者的论文“Martin边界满射Floyd边界(MartinboundarycoversFloydboundary)”在顶尖数学期刊Inventionesmathematicae在线发表,研究发表于今年1月21日。
可自我修复的半导体材料
硒化锑(Sb2Se3)是一种一维链状的半导体材料,其原子间具有共价键,而分子链通过范德华力在两个方向上堆积。英国约克大学的科学家发现硒化锑在键断裂后,能够通过结构重构形成新键,避免出现有问题的电子状态并导致性能降低,而无需像碲化镉(CdTe)等半导体材料一样经化学处理才能修复。这显示了硒化锑等材料在未来光学器件中的良好前景。相关研究发表在《先进电子材料》上。
中国科学院:利用自由电子激光揭示星际介质S2碎片的直接来源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利用自主研发的基于大连相干光源的离子成像实验装置,首次在CS2分子的光解中观测到C+S2产物通道,为天文观测到的星际介质S2的直接来源提供了实验证据。
奇特的“和谐”星系:行星公转周期奏出“和声”,密度排布违背认知
在一项新研究中,天文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们用CHEOPS望远镜观测到,距地球光年额恒星TOI-周围,6颗行星中呈现出奇特的规律,其轨道周期比形成简单的分数。研究于月日发表在《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上,标题为“SixtransitingplanetsandachainofLaplaceresonancesinTOI-”(TOI-中的6颗凌日行星和拉普拉斯共振链),通讯作者为AdrienLeleu。
教育部鼓励高校扩招博士后,作为补充高校师资重要来源
在教育部召开的介绍《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指出:“加速培养青年教师是建设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对于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测算一下这些教师在年、年,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正好是处在我们国家高等教育中坚团队的位置上。”
赵一璋担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系博导
据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