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球菌感染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云南好人十六周年回顾李桂科的四十年
TUhjnbcbe - 2024/9/10 16:31:00
白癜风土方法 http://www.xftobacco.com/zzbb/xlfd/m/2203.html

「本文来源:都市条形码」

“好人”是种力量。

于个人而言,

这力量是种温暖,

而放大之后,则可激励众生。

16年来,

红云红河集团做了一件事

——致力于将“好人”的力量放大。

我们记述了

多位“云南好人”的故事。

我们在红云红河集团,

向过去16年里这位

“云南好人”致敬、问好。

红云红河集团

也将始终与“好人”同行。

“云南好人”是星与火,

我们愿赞美星河,

我们愿做那执火者,

传递温暖与光。

——《云南好人十六年回访》

麻风病

上个世纪中期,云南大理洱源县,曾经是麻风病的高发地区。年,洱源县在炼铁乡的深山里,成立了山石坪麻风院,集中收治麻风病患者。几十年里,这所疗养院共收住来自洱源、大理、丽江、兰坪、剑川等地的麻风病患者多人。

山石屏

年,山石屏的麻风病患者全部治愈,年年初,麻风院正式更名为山石屏村。

山石屏村背靠西罗坪山,面朝黑潓江。如今有着70多名村民,其中40多个,是麻风病康复者,其他村民也都是康复者们的亲属、后代。村民们过着平静祥和的日子,山石屏宛若世外桃源。

李桂科,是洱源县疾控中心的退休医生、山石屏村党支部书记,他是山石屏村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云岭楷模、年《云南好人》、洱源县疾控中心医生、山石屏村党支部书记——李桂科

李桂科今年64岁,几年前已经退休。但他还是坚持,每周都回到山石屏村,和老人们聊聊天,帮他们理理发、剪剪指甲。很多麻风病康复者因为曾经病痛的折磨,手脚严重变形,李桂科总是放心不下。

(李桂科为麻风病康复者清理创口)

年4月,23岁的李桂科来到山石屏工作。那时的山石屏,没有公路,更没有通水电,有的只是多位麻风病患者。看着麻风病患者受病魔侵袭而扭曲的面孔,和严重变形的肢体,李桂科深受震撼。

当天,李桂科和同事们完成治疗任务,乘渡船离开时,麻风病患者们一直把他们送到江边,向他们远去的身影挥手,直到完全看不见他们为止。第二天一早,当李桂科和同事们来到山石屏,又看到早早在渡口等待的麻风病患者们。

李桂科深深地感到,自己应该帮助他们解除病痛、摆脱困境。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李桂科与山石屏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了漫长的救治之旅。

李桂科高中毕业,并没有学医的经历。只在初到卫生防疫站时,接受了三周的培训。打针、外伤处理,都成为了李桂科要面对的难题。好在妻子杨帆是位护士,李桂科经常向妻子请教,学习缝合、打针以及外伤处理的手法。

李桂科还翻出了妻子读书时的课本,自学医术。随着医学的发展、药物的升级和医生们十年的不懈努力,年,山石屏麻风院的病人全部治愈。

麻风病治愈,新的问题却接踵而至。社会上的歧视与偏见,家人的顾虑和疏远,让一些麻风病康复者无家可归甚至有家难回,继续生活在山石屏。而此时,如何发展生产成为了山石屏必须面对的问题。

(-李桂科和山石屏村民挖通的进村公路)

李桂科带领康复者们,养鸡、种菜、开垦荒地,并用一年的时间,挖通了一条通往江边的土路,运送物资。

年中秋节,山石屏的麻风病康复者到江对面收苞谷,返程的渡船发生了意外,16位麻风病康复者落水,其中6人遇难。听闻消息的李桂科十分心痛,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建一座通往外界的桥。

为了筹备修桥的资金,5年里,李桂科四处奔走。终于在年,通往山石屏村的人行索道桥建成。

(山石屏村人行索道桥)

李桂科还记得,索道桥建成的那一天,山石屏村的麻风病康复者们,纷纷到桥上,来来回回地走,心情激动。

(山石屏村民与人行索道桥留影)

一位名叫杨用康的老人,拄着拐杖来到桥边,不住地抚摸着桥头的锁链。“这回可以走出去了,这回可以走出去了”简单的语言里,不难听出老人五味杂陈的心情。

(山石屏村民与人行索道桥留影)

年,山石屏村又修建了一座水泥大桥,随着水泥大桥的建成,汽车可以直接开进山石屏村了。

(人行索道桥)

(新桥)

学校

麻风病被治愈后,康复者们在山石屏村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结婚生子。年,麻风病康复者的子女逐渐长大,李桂科日思夜想,他自己的孩子在县城读书,但康复者的孩子们,无法外出求学,孩子们读书的问题,必须解决。

李桂科说:如果这二十几个小孩不读书,今后他们怎么办。孩子们不读书,山石屏村就没有未来了。

(山石屏村的孩子们)

年,李桂科请来了一位同为麻风病康复者的老师,开办了山石屏村自己的小学。李桂科自己也经常为孩子们上课,教他们识字、写字。山石屏小学,一办就是十四年。

小学毕业,李桂科把孩子们送出大山读中学。孩子的家长行动不便,李桂科就作为孩子的家长,到县城给孩子开家长会。

如今,在山石屏村小学就读的21个孩子,早已长大成人,其中有七个孩子读了大学,还有一个研究生。

李桂科:“2个人现在做了老师,有一个在华为集团工作,我给他开家长会的一个男孩,现在和我一样,做了茈碧湖镇卫生院的医生。”

家人

在山石屏村的院子里,有一个特殊的房间,里边摆满了40几口棺木。这是李桂科为村里的老人们备下的。隔壁是山石屏村的灵堂,年后离世的每一位老人,李桂科都为他们拍下了照片。九十几位老人的遗像,在墙上排列整齐,每张遗像下,都清楚地标注着老人的姓名、原籍,还有入院和治愈的时间。离世的人们共用一块牌位,上面写着——山石屏村列位先祖之灵位。

李桂科:“现在住在山石屏的,大部分是麻风病的康复者,经历过麻风病这样的苦难,其实老人们都能很坦然地面对死亡。但是好多康复者,无儿无女,或者得不到家人的接纳。他们需要归宿,为他们准备好后事,他们才不会有更多的担心。这里对他们来说就是家,和他们在一起几十年了,我们是家人。这个牌位,也就是我李医生的牌位了。”

博物馆

年,李桂科医生60岁,到了退休的年纪。

(垛木房)

年2月的一天,李桂科像往常一样为村民余振华理发,余振华突然啜泣着说:“李医生退休了我们怎么办啊?”87岁的曾信开哭着说到:“李医生,您走了,哪个给我们滴眼药水,哪个管我们的死活”。李桂科坚定地说到:“退休就是个说法,我不走了,这里就是我的家。”

年4月,李桂科医生退休,6月份,他就去学了驾照,并买了一辆小车。

李桂科:“现在开车进出山石屏村,方便多了。”

退休后的李桂科,还是经常出入山石屏村,也经常在山石屏一住就是半个月。除了像往常一样,照料山石屏村的康复者们,李桂科还在整理资料、撰写文字、收拾几十年来麻风病康复者们的生活用品等,他要在山石屏村开办一个麻风历史博物馆。

年7月27日,全国首个麻风历史博物馆在山石屏村落成。年11月,新扩建的博物馆二期落成,李桂科正在忙碌地布展。“建这个博物馆,就是为了宣传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讲好山石屏村这60多年来的变迁故事”李桂科说。

(博物馆)

年,是李桂科在山石屏村工作、生活的第40个年头。40年,曾经那个年轻的小伙子,现在自己也成为了一位白发老者。李桂科把最好的青春、最好的自己,都奉献给了山石屏村,奉献给了云南省的麻风病防治事业。

李桂科为山石屏村付出的,早已超出了一名疾控医生的工作职责。修桥铺路、开田种地、带领山石屏村的麻风病康复者,面对一个又一个挑战,李桂科是开拓者、也是坚守者。

让每一个人,有尊严的活着,是他作为一名医生,最朴素、最美好的

追求。

编导:李劲书

编辑:胡茜

1
查看完整版本: 云南好人十六周年回顾李桂科的四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