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我从郑州东站乘高铁,下午一点就到了黄山北站,换乘大巴,赶到黄山脚下的汤口镇时正值华灯初上。
往旅馆的路上突然感到有几颗雨滴落到头上,也没很介意,但等办完手续进到房间,就见窗外电闪雷鸣,风雨交加。
闪电耀空,似金蛇狂舞;雷声隆隆,如擂战鼓;雨打地面,有如滚珠乱窜;风摆枝头,飒飒作响,与雷声遥相呼应,端得是惊天动地。刚到黄山,就被如此盛大热烈的仪式相迎,不由惊喜万分。我本喜欢雨、下雨总使人的感觉变得敏悦,而潮湿的空气随风雨涌进房间,一扫旅途的烦闷燥热,更是令人神清气爽。
可山里的雨来得急去得也快,眨眼功夫电闪雷鸣就忽地消失,窗外只剩雨声哗哗,随之唰唰,渐渐淅淅沥沥。我索性敞开窗户,伴随着雨声入睡,少有的安然、安稳。
翌日一早从云谷寺乘缆车上山。雨后的群山青翠欲滴,正如同梳妆打扮后的佳人,美得不可方物,既赏心又悦目。离缆车站最近的景点是石笋矼,就顺着右首的步道信步前往。这才发现黄山的路修得相当平整,上下台阶都是清一色的条石,既便被夜来的雨水湿透也不打滑,令人心安。由于是雨后,空气异常清新,沿途近前了然,稍远云雾飘渺、峰峦时隐时现,远眺“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极是神奇。
黄山四绝首推怪石,自然以看怪石为主。好在所有应看的怪石处所都有标注,很好找,但在云雾中见到真面目就需要运气。我一直走到路尽头的观景台,明明知道对面有著名的“十八罗汉”,却被云雾笼罩看不真切,无意中回望北边,恰巧一阵风来吹开云雾,便有幸看到了著名的仙人采药、仙人下棋,原来两者正处两峰之间、紧挨一起,采药的似乎在旁观棋不语。倏忽之间又雾茫茫一片,连近在咫尺的观音峰也被掩没,只闻得满山游人的欢声笑语。
好在步道只有淡淡的薄雾,便继续按着标识朝始信峰而去,到跟前见游人众多、又被浓雾缠绕就没上去,也就没能看到徐霞客当年来时看到的接引松,留下了些许缺憾。
越过始信峰直接朝北海而去,沿途又飘起了小雨,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的蒙蒙细雨,沾衣欲湿,似有似无,正是雨使得近前的景色如洗过一般的洁静湿润,我尽情享受细细的雨丝的温柔抚摸,在小雨的滋润下我接连欣赏了连理松、黑虎松和雨伞松,前者属于黄山十大名松之列,后者于雨中相对,真可谓画饼充饥、望梅止渴,端得是奇妙无比。等到了北海宾馆下的观景台,雨又攸然而失,空气透明,清清楚楚看到了笔架峰和与它相对的梦笔生花。就我看来这是此行最有趣的地方,笔架与笔的奇妙组合,奇石和黄山松的最佳搭配。何况又有谁不梦想“笔生花”啊!
正静静观赏时又来了一个老年团,不乏手持拐杖的年长之人。导游大声介绍这是诗仙李白畅游黄山,诗兴大发,酒酣掷笔,落于此处,化作“梦笔生花”。人们总是惯于把美好的想象附会在诗仙身上,我不由哑然失笑。
其实李白虽有吟咏黄山的诗句,如“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但至多到了前山并没有来到这后山。到后山的只有徐霞客,也正因他的《游黄山日记》《游黄山日记后》的“妙笔生花”,及对黄山做出“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的评价,也就是后人所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出处,黄山这才名扬天下。所以黄山宣传大使还理应是人家徐霞客。
再往前便是景区最西北处的狮子峰,本想欣赏著名的猴子观海,可惜雾蒙蒙一片,只见云海不见大圣,着实有点失望。突然,又开始下雨,这回雨滴大如珠,只好跑到就近的风雨亭避雨。
原本想由此经白鹅领到光明顶,看完天都、莲花峰,从玉屏索道下山,因为这是前山景区,而黄山游素有“不到天都峰,白跑一场空”、“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面”之说,但眼见雨丝越来越密,有如帘幕,恐一时半会也难将息,再望着这满山不断升起的雨雾,只好冒雨返折回缆车站乘索道下山。
到黄山高铁北站时雨已停,从这里回望白雾缭绕的黄山,就如同天外仙山一般,一想到刚由此下来,心中好不感慨。先前乘列车从郑州到黄山,需夜半出发天亮到合肥,再换乘列车,五六个小时才能到黄山站,而现在乘高铁区区5个小时就能到,才不过几年光景,竟然千里之外两日就能往返,有如郊游,真不啻沧海桑田之变,自然感慨万千。
虽说初来黄山就享受到了雨中游的乐趣,但他日再游,还是希望像李白一样的“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毕竟晴日的黄山又是另一番光景。在返程的高铁上我就开始企盼着这个日子早点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