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背梁的风光,确实名不虚传,也难怪当地人自夸“秦岭最美是商洛”。虽是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别致景观,但仅就这幽静的峡谷、葱郁的群山、清凉的溪水,便足够使人放下尘俗琐事,将身心尽情地投入到它的怀抱之中了。
因为是下定了决心要徒步登顶的,所以早上起得特别早。朱家湾的小店还没见几家开门时,牛背梁入山口处便出现了我的身影。
▲早餐,必得吃点硬货,不然恐怕是对付不了这几十里的山路。连吃带拿地要了一笼包子和一点当地的小吃,这碗豆花虽说品相不怎么样,但味道却还可以。
这一顿早餐,是值得的,解决了三个问题。第一是补充能量,第二是刺探情报,第三则是寻找存车的地方。店老板挺善解人意,没等我开口,便向我介绍说山上的路不适合骑车进山,值得驻足的那些好地方,都是台阶居多。并告诉我说车子放在这里尽管放心,不会丢一点东西的。
▲先找来导览图作作功课。景区大体上分为三部分,入口不远处是羚牛谷,以山溪峡谷为主。出了羚牛谷后,可选择乘坐缆车,也可以继续徒步。六尺岭,看图中所示,应该是看山的好去处。最后一段是通往主峰牛背梁主峰的,小吃店老板建议不要去爬,看着不远,但道路并不直接,到了后你会发现并不及远处看着有感觉,最重要的是有野兽出没,诸如豹子、羚牛等大型动物都是具有攻击性的。好吧,且走且看吧,有人便搭伴,无人便拆返。
网图:牛背梁(事实上我并没有到达这里
▲出发前,先来看一下什么叫作牛背梁。
上山前,是想着要登上这道牛背梁的,但过了六尺岭后,便遇到了警示牌,加上从时间上来计算,如果真的到了主峰,恐怕今天是返不回来的,又也没有做更充足的准备,于是只好折返。
牛背梁,是因主峰顶部浑似“牛背”而得名。如上图所见,这种说法显然是非常有说服力的,的确是像极了老水牛高低起伏的脊背。但还有另一种更深入人心的说法,传说老子入关后,来到终南山修道,坐骑老青牛也化作了这座一座大山,陪在他的左右。这牛背梁,就是老青牛的脊梁。想想山里栖息着的几百头羚牛,会不会是老青牛的后代呢?
▲到得略有些早了,第一个出票,第一个上山,只有啁啾鸟鸣和偶尔窜出来的几只松鼠做伴。估计这会儿大批游人还在终南山下那条长18公里的隧道里,正眯着眼睛憧憬牛背梁的美好呢。
▲行走在峡谷之间,不时会闪现出一块块刻着红字的大石,上面刻写着羚牛谷的景点名称。可惜的是,类目繁多,反倒没一个留下了印象,走到最后,票面上写着的三峡、六园、八瀑、十桥、三十六潭也没能记住名字(下图这个拍了石碑的例外)。
▲葫芦峡底这些状如蘑菇般的踏步石,看着心惊肉跳。一边走,一边在心里祈祷,希望当年承揽了这工程的师傅们个个都是负责任的,不会因为节省材料而导致蘑菇伞盖和蘑菇柄之间有不牢靠的情况出现。
▲对这种轻轻慢慢的小溪流,天生喜欢。看似全无规则地向下涌动着,却在循崖绕谷间又显得那么有规律,目标明确,一路叮咚,向山下奔去。
▲稍窄一些的地方,大有一线天的感觉。搭建在中间的甬道,贴紧了石壁,更窄处,还要额外占一点溪水的空间,即便如此,有些狭仄处还是唯恐会被碰了头。每走到这样的地方,不免生畏,如果在两侧谷口处设奇兵,恐怕当真是插翅难飞了。稍感欣慰的是,羚牛在这个季节不会出现在这样的低海拔区域,不然独自一人行走在这样的环境中,应该是早吓得跑回去了。
▲景区的创造者们,也会因地制宜地启用一些随手可获取到的原始素材,将它们有机组合,再阵列分布。于是,这些原本有可能被埋没在溪流中一辈子得不到重视的石头们,有了新的生命。
▲这些桥虽然并不古老,但丝毫不影响它们被古老的山水所包容,并浑然一体。
▲沿羚牛谷大约走了有四五公里的样子,渐渐开阔起来。当看到一条可通汽车的水泥路时,知道已经从羚牛谷中出来了。不时从山下跑上来一辆小个头儿的旅游车,载满了游客,将他们卸在缆车旁边,又急忙忙返回去拉下一批游客。
从车上下来的人,有些和我一样,沿路向上走去,另一些,则挤进了索道上的狭小车厢里,吱吱扭扭地向山上缓慢爬去。看起来从山下坐车到这里,然后再乘坐缆车到山顶,再漫步走下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个索道,进山前是鄙视的。现在是,以往也是。记忆中好像除了一次跨江时坐过索道之外,便再没照顾过索道的生意。而那次之所以使用了索道,主要原因还是我实在无法正确估计单凭狗刨和勇气到底能不能活着到达对岸……
但,这一次例外。当然,凭一肚子的包子和豆腐脑,进山时我还是倔强的,看都没看它一眼,便走了过去。但回来时却不得不选择了索道。
▲初时上山的路,平淡得很,这可能与多日在秦岭中游走有关吧?如果不是特别的壮丽,恐怕也难以再产生足够的吸引力了。直到上行了几公里后,视野渐渐开阔之后,远眺群山,才感受到了牛背梁真实的美。
▲再向上行,逐渐人多了起来。看来“笨鸟先飞常在后”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尽管我早行了两个小时,但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面前,还是完败了。
▲沿途许多奇形怪状的大石,随处可见。虽不似华山石峰那般犬牙交错,但偶然可见从层层植被包裹中钻出来的石笋,还是很有破空之势的。
▲听说过福如东海长流水吗?这……就是传说中的南山不老松。
▲沿途可见多处这种高大的建筑物,看起来像个石棚一样。仔细琢磨了一下,应该是地下那条终南山隧道的排风孔。一项伟大的工程,听说是亚洲第一长的隧道。
▲红桦林服务区,果然看到了红桦树。看样子还提供餐饮住宿,不过像我这种自带了包子和矿泉水的人,是完全不需要的。
▲最为壮观的,当属南天门附近的山景。朝天门、南天门,显然这样的命名说明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了。但,这并不是牛背梁最高的地方。再向前行,才是众多驴友们心心向往的“牛背”,而我只能望其项背而兴叹了。
看看已经是下午三点钟,计算了一下时间,如果不及早下山,可能会误了与小吃店老板的约定了。于是匆忙忙往回赶,并且还搭乘了一程下山的索道。除了要节省时间外,还因为下山的费用比上山的要低很多。你瞧,我还是会算账的……
下面诸图,体现的基本都是壮观的山景了。事后整理时,有些已记不太清拍摄于哪一路段了(从高程来看,大约还是南天门附近多些),于是索性放在一处。
▲最后这张,并不出奇,只是从没见过有紫色的松塔。这些松塔,是因为高海拔而变异了吗?
取车时,又稍微照顾了一下老板的生意,老板一边热情地询问着此番入山的感受,一边默默地帮我打满了开水。
▲辞别老板后,向东直奔柞水县方向。村头发现了一处“龙泉”,水直接从山岩中的三只龙头流出来,滴滴答答地落在地上,错落有致,颇具乐感。龙头下方,有一个简易的香炉,里面插满了燃尽的香烛。看来,在当地人心目中,这个龙泉该是挺有分量的。
▲倒空了一瓶水后,接了满满一瓶山泉水,故意不用过滤器净化,直接喝了半瓶,味道甘甜,冰冰凉沁人肺腑。过了半天,肚肠并未见异常动静。看来这龙泉之水,还真的是纯净。走出几里远还暗自后悔没有多接上几瓶。
▲一个叫小峪口的地方,立了一个大牌坊,标明了“终南山秦楚古道景区”字样。秦楚古道建于春秋时期,是秦国与楚国的交通要道,由咸阳越过终南山后,向下过镇安、安康,再向前行便可入楚,转向西行可去巴蜀。
本来想去看一下左边森林右边草原的奇景的,大约是体能给大脑传递了告急讯号,于是放弃了。
▲营盘镇内,大大小小的商铺依然带着十足的旅游范。看来是时常会有打算多耍几天的人来此借宿或就餐,于是带火了一个原本不大的小镇。
▲研究了半天,也没弄明白这个立在当街的木槽究竟仅仅是个装饰物,还是有其实际用途。于是便向后面卖盆景的商家询问,他说没什么用,就图个神秘。好吧,它的作用在我身上体现出来了。
▲营盘镇最高行政单位。
▲遇到老街,就算再忙着走路,也必得去看上一看。
▲骑了不过百米,果断拐了出来。这哪是老街,这跟“老”压根就没有关系嘛……
▲出了营盘镇不远,遇到了进秦岭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堵车。你或许不太相信一米宽的“我”竟然都寸步难行,就这样足足耽误了半个小时,原因仅仅因为一辆超车未遂的小轿车汇入了对向车流中,双方各自不肯退步(事实上已退无可退)。
好吧,心情不好,今天就这样吧。明天继续柞水县城和凤凰古镇。
小结:牛背梁之旅,略显匆匆,留下了诸多遗憾。后来见了许多驴友登顶甚至在“牛背”最高点宿营的照片时,感到非常遗憾。若当时也背上帐篷,是不是也能远观一下长安美丽的夜景;是不是也能看一眼终南山的日出日落、朝云暮雨;是不是也能感受一下高海拔清凛的自然空气……无论如何,要找个恰当的时机,把登顶牛背梁、秦楚古道的遗憾弥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