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旅游景区同质化时代,1.0时代带来的结果就是经营和生存压力巨大,如何从同质化景区竞争中脱颖而出,先看看一个案例,位于重庆的奥陶纪景区,1.0时代是吉尼斯世界纪录项目“天空悬廊”、全球九大最惊险高空项目前三的“步步惊心”、重庆十大网红景点。
相较于各种机构的景区“评比”,“网红景区”这种虚拟的“称号”,可能才是对一个景区人气的最佳标签,因为这都是被游客的脚走出来的,手机拍出来的,朋友圈和抖音展示出来的,都很带货。
重庆的洪崖洞、长江索道、李子坝轻轨穿楼,这些被冠之以“网红”的景区,在游客眼中很“重庆”,但在重庆人眼中,“外地人”喜欢去的地方,其实是他们自己并不会去,或者一点就不会觉得稀奇的,不信,你随便问个重庆人,上一次他坐长江索道,是什么时候了?
山城的地貌就是如此,不管是洪崖洞、长江索道、还是李子坝轻轨穿楼,都是为了克服地形阻碍,不得已而建。但重庆也有一种网红景区,是重庆人也要去玩、外地人也喜欢玩的,比如万盛的奥陶纪景区,在过去的一年内,不少重庆人都去玩过,或者正打算去玩。分析奥陶纪景区成为“网红”的因果关系,可资其他打算把自己“打造”成为网红的景区借鉴——如何通过树标签,让景区走出有独特IP的路子。
1.0时代,为生存而变
奥陶纪景区的“原始时期”,其实是一个“主题公园”,主打的是游乐项目,这个小时代,已经快要被忘记。
吉尼斯世界纪录天空悬廊没有特色的景区是没有生命力的,多少景区的消失,都是因为定位不准,奥陶纪景区的风光,本身并不算特别优异,喀斯特地形是重庆常见地形,但奥陶纪景区利用一堆惊险刺激的项目,将自己和重庆“天空之城”的印象结合了起来,自然风光就成了加分项了。
在全国都在建玻璃廊桥、玻璃吊桥的这两年,奥陶纪景区的创建者,建成了一座世界上最长的悬挑玻璃走廊,将同类型悬挑玻璃廊桥远远甩在了身后,并成功申请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此外,景区的悬崖秋千、极限飞跃等项目,属于在其他游乐场无法体验的玩法,它们和天空悬廊一样,都充分利用了地形地貌与高差,将简易搭建的低成本娱乐设施,变为了景区吸客的独门利器,这是相当有想象力的做法。
奥陶纪的这些项目,对于习惯了山地风光的重庆人来说,是极为新鲜的——重庆人对换个地方看山兴趣不大,但没玩过的东西,玩过的朋友回来后摆得眉飞色舞,有好吓人好吓人,人的好奇心驱使,也想去尝试了。
对于平原城市的游客来说,山地风光本来就是有吸引力的,而如果自然风光能够与“好玩”或者“刺激”相结合,那就是极好的了,奥陶纪景区的这些高空项目就是好玩+山地特色的双重吸引了。
看恐怖片的一般是女生,女生尤其爱一个人看恐怖片,然后会去和朋友摆自己看这部恐怖片被吓坏了。奥陶纪景区最被“称道”的项目也是这样,是在围观者的哄笑中一个人去玩,让人有一种孤单感,有的项目甚至有“自虐”成分,但就是这样的场景,让更多人趋之若鹜。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奥陶纪的项目,虽然做了多种保护,但有的甚至看起来比较简陋,但就是这样的简陋感,增加着惊吓感,就像重庆本地人偏爱的火锅,往往是那些环境并不怎么样,老板态度还不那么好的老店。
1.0时代升级,加强高空刺激项目
奥陶纪景区的1.0时代,刚好赶上了重庆成为网红城市的大时代——游客是冲着重庆的一堆“神奇”的项目来的,洪崖洞、李子坝轻轨穿楼、长江索道和奥陶纪这些独特景观和项目,就有了联手和互补。
18米悬崖秋千一个能让外地人出发前划入自己行程表的景区,一定的这种玩法在其他地方玩不到,洪崖洞只靠夜景掩映下的建筑形态,加上就在重庆主城核心区,足以让人列入行程表,而奥陶纪势必要有更大的吸引力,才能让外力游客不惜坐两小时的车,才到这里来尝鲜。
奥陶纪景区在抖音上传播得最火的项目,都是那些高空惊险项目,今年4月外媒将“步步惊心”评为了全球十大最惊险高空项目之一,已经为奥陶纪贴上了“高空项目景区”的标签。
其实奥陶纪景区的“高空”是相对的,论海拔,奥陶纪景区排不上号,但是能充分利用地形高差制造游乐项目的,奥陶纪就敢为天下先了。
如果我们不把长江索道看做交通工具,而看做长江凌空的游乐设施,又有高差又能饱览山城风景,还具有好玩的参与性,看到那些排队两小时乘坐5分钟的年轻面孔,你就能理解奥陶纪景区那些高空项目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有多大了。
奥陶纪景区在打造“高空项目景区”这个IP的时候,相信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做的,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