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疫苗针对疾病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生殖道常见的病毒性感染,可在人群中引发一系列疾病,包括癌前病变、宫颈癌、生殖器疣等。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母婴传播和皮肤黏膜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宫颈癌筛查、安全性行为等。
二、疫苗种类作用
根据疫苗重组表达的病毒亚型不同,HPV疫苗可分为双价、四价和九价。目前国内上市的HPV疫苗中,双价有国产(大肠杆菌)和进口疫苗,四价和九价均为进口疫苗。
作用:
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和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在适用人群中的免疫原性良好,接种疫苗后带菌率和肺炎球菌性疾病发生率显著下降。但疫苗只能对覆盖的血清型具有预防保护作用,不能预防未覆盖血清型别导致的侵袭性疾病。
(一)双价HPV疫苗。
可预防HPV16、18引起的感染、1级/2级/3级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原位腺癌和宫颈癌。
(二)四价HPV疫苗。
可预防HPV6、11、16、18引起的感染、1级/2级/3级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原位腺癌和宫颈癌。
(三)九价HPV疫苗。
1.可预防HPV6、11、16、18、31、33、45、52、58引起的感染、1级/2级/3级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原位腺癌;
2.可预防HPV16、18、31、33、45、52、58引起的宫颈癌。
三、免疫程序
(一)适用年龄。
1.双价HPV疫苗:9~45岁女性;
2.四价HPV疫苗:9~45岁女性;
3.九价HPV疫苗:16~26岁女性。
(二)接种剂次和间隔。
1.双价HPV疫苗(大肠杆菌)
推荐于0、1和6月分别接种1剂次,共接种3剂。第2剂可在第1剂后1~2个月之间接种,第3剂可在第1剂后5~8个月之间接种。9~14岁女性可选择采用0、6月分别接种1剂次(间隔不小于5个月)的免疫程序。
2.双价HPV疫苗
推荐于0、1和6月分别接种1剂次,共接种3剂。第2剂可在第1剂后1~2.5个月之间接种,第3剂可在第1剂后5~12个月之间接种。
3.四价和九价HPV疫苗
推荐于0、2和6月分别接种1剂次,共接种3剂。第2剂与第1剂的接种间隔至少为1个月,第3剂与第2剂的接种间隔至少为3个月,所有3剂应在1年内完成。
(三)接种途径和部位。
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
四、其他有关事项
(一)接种禁忌。
1.对疫苗任一活性成分或任何辅料过敏者禁用;
2.注射疫苗后发生过敏者不应再次接种疫苗。
(二)注意事项。
1.急性严重发热疾病患者应推迟接种;
2.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及任何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应谨慎使用;
3.妊娠期间应避免接种。若女性已经或准备妊娠,建议推迟或中断接种程序,妊娠期结束后再进行接种;
4.哺乳期妇女应谨慎接种;
5.免疫力低下人群接种HPV疫苗可能无法诱导充分的免疫应答,HPV疫苗与免疫抑制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不会产生最佳的主动免疫应答。
(三)其他。
1.HPV疫苗接种不能取代常规宫颈癌筛查,也不能取代预防HPV感染和性传播疾病的其他措施;
2.接种HPV疫苗前三个月内避免使用免疫球蛋白或血液制品;
3.不同种类、不同厂家HPV疫苗不建议互换使用。
来源/贵州疾控
编辑/王飞
校检/陈瑞
编审/卢奕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