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证据之一是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然而,对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最近频频出现假阴性、治愈患者出院后又复阳等问题,还有人提出CT更靠谱,到底事实是怎样呢?
核酸检测出现假阴性为哪般?
之前,北京市一名发热患者入院前3次核酸检测都呈阴性,收治入院后核酸检测又为阳性。这个案例让不少人开始担忧核酸检测的准确率能有多少。
对于此种情况,专家表示:任何实验室检测的检出率都不可能是百分之百,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也不例外,出现假阴性这种情况可能跟采样方式有关,比如咽拭子容易出现漏检情况;也可能与疾病发展阶段有关,比如处于疾病早期;还可能与试剂盒的敏感度有关。如果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可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但如果属于疑似病例患者,即使核酸检测为阴性,按照相关规定,医院接受隔离治疗,严格观察。
针对核酸检测多次出现假阴性的情况,有影像科医生呼吁不要再盲目相信核酸检测,认为诊断新冠肺炎的主要依据应改为CT。疫情当前,这一观点引起了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