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这里
我们有理由相信
志同道合的诸多医者
共同胸怀理想,锐意进取
「兰亭叙」终能传承有绪、绵延不绝
▼
通过一篇发表在《InternationalJournalofAntimicrobialAgents》的文章看氟喹诺酮药物在CAP与结核诊断不清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接上篇)
上篇概要:
1.简介
2.社区获得性肺炎
2.1台湾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研究
2.2呼吸道病原学的药敏分析
2.3氟喹诺酮类药物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的作用
3.结核病与社区获得性肺炎
3.1台湾地区结核病
年,结核病的发病率为每10万人口75例,但由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爆发,年结核病发病率降至每10万人口62例(图2)。年,发病率回升到每10万人口76例(新增例)。年,台湾疾病控制中心(CDC)实施了一项“遏制结核病计划”,试图将发病率降低一半。年至年,结核病发病率从每10万人口中的70例下降到57例,死亡率从每10万人4.3人下降到3人(图2)。死亡患者总数从年的人下降到年的人。结核病死亡率的长期趋势也从年的每10万人口例下降到年的每10万人3例。
Fig-年台湾结核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每10万人口)。
3.2社区获得性肺炎或者中结核病的比例
图3显示了在不同地区最初诊断为CAP的患者中结核病的比例。这一比率从台湾的1-3%到印度的7%不等。肺结核所致CAP患者中,绝大多数(50%)为高龄(65岁)且有多种共病。
Fig3不同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作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致病因子的比例。
3.3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的耐药性及多要耐药性分析
据台湾疾控中心报告,肺结核病人与复发肺结核病人的抗菌药物耐药率有显著差异。-年间,对异烟肼的耐药率分别为9%和18%,利福平为2%和10%,乙胺丁醇为2%和7%,链霉素为8%和12%,一线药物为14%和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