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知情告知为家长答疑解惑
“这个疫苗它可以预防XX疾病,您确定打还是不打?确定打的话请在疫苗本上签字,如果孩子接种前有不舒服的状况,请及时说明。”“我已经了解清楚了,同意接种。”上述对话,医院接种门诊,几乎每天都会上演。“在接种疫苗前,一定要按规定做好知情告知工作。”山东医院公共卫生科主任曹玉杰医生表发现,有时家长在带孩子进行接种时也会很茫然。“比如对于患有基础性疾病的孩子,在接种疫苗的时候,家长们也会困惑,孩子该不该接种这种疫苗,接种之后会不会出现不良反应等。”曹玉杰说,这时医生需要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作出判断,这也是医生在实际接种工作中禁忌证的筛查,医生要通过详细的告知,帮助家长作出最终的判断。这些都是“知情告知”的体现。依法知情告知守护儿童生命健康
年,我国首部针对疫苗管理制定的综合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下简称《疫苗管理法》)正式实施,赋予了受种者(或者是受种者的监护人)和医疗卫生人员知情的权利和告知的义务。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伦理与法律学系副主任、卫生法学副教授刘瑞爽介绍,《疫苗管理法》第四十五条就具体的告知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可总结为一问、二说、三记录。所谓一问即询问受种者的健康情况、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二说即介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例如在流感、肺炎疾病高发的季节需要接种相应的疫苗时,给予家长科学的指导和建议;三记录指的是如实记录告知、询问情况和提出的医学建议情况。如若未按照规定进行告知,相关责任人需要负法律责任。此外,刘瑞爽表示,做好知情告知,对医务人员来说可以提高知识储备,获得家长的信任感。通过充分告知、科学告知,减少医患的纠纷发生。对于公众而言,公众的知情选择权利受到了尊重,才能获得科学全面的预防接种知识,提高对疫苗接种重要性的认知度,科学接种疫苗;正确看待疫苗反应,获取医学指导,学会一般反应处理方法。了解疫苗知识,明明白白选择
刘瑞爽在采访中提到,目前我国除了国家规定的免疫规划疫苗外,还有一些预防儿童严重疾病的非免规划疫苗。此外预防同一种疾病的疫苗还有不同品类的选择,例如有进口疫苗和国产疫苗,有单苗和联合疫苗,有减*疫苗和灭活疫苗等。很多家长不知如何区分,这就需要医生将这些重要的知识和信息进行规范告知,解除家长的困惑,让家长在知情自愿的情况下,结合孩子和自身的家庭情况进行选择。“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像肺炎疫苗,国产也有、进口也有,但里面疫苗的载体不一样,抗体的持久性或者是接种疫苗后的一般反应也不一样。”曹玉杰医生说,这就需要给到家长全面告知,虽说进口疫苗相对来说比国产疫苗的费用高,但只是制作工艺或者运输要求,或者是安全性有区别,这些都要全面告知家长,让家长在全面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做出慎重选择。通过接种门诊长期观察,曹玉杰发现有的家长带孩子接种疫苗时,拿到知情同意书之后不看、不问就直接签字,签字之后就打针,这是不可取的。她希望这类的家长今后可以提前了解相关的知识和信息,要带孩子明明白白去接种。除此了解疾病危害、提高预防接种意识之外,家长还要及时为宝宝做好疫苗规划。“例如小月龄宝宝更容易受到肺炎球菌的侵袭,家长就要提前了解相关知识,为宝宝做好接种规划。”曹玉杰医生提醒,在宝宝6个月大小,正是母传抗体逐渐消失疾病高发的时间段,应该及时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免受疾病的侵袭。而像进口的肺炎疫苗,最早在宝宝6周龄时就可以接种第一针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